上交大AI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雷: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真的世界领先?( 六 )

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这两个“耳聪目明”领域快速进入商用 , 这大大推动了这波人工智能浪潮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涨 。 与此同时 , 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 中国学者发表论文数与日俱增 , 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独角兽公司 。 从总量来看 , 在企业数、发表论文数等数项指标上都已达到了世界第二 。 甚至可以说 , 在刷脸场景下 , 已做到世界第一 。

能在“耳聪目明”领域迅速发力 , 还和我国的文化渊源有关 。 徐雷说 , 粗略地 , 人工智能可以从机器模拟“耳聪目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方面来考虑 。 早在1975年 , 钱学森先生就提出 , 常用而重要的智能活动其实在形象思维 。 而那时候 , 人工智能界主要在研究抽象思维 。

很有意思 , 这两种不同方式 , 中国人和西方人正好各擅长其一 。 中国文字基本是象形的 , 思维发展偏重形象思维 , 而西方文字抽象成符号 , 注重关系、形式、与语法 。

符号文字抽象于形象文字 , 故有西方有学者把抽象思维叫高级智能 。 自然地 , AI发展的前半段就是基于符号思维 , 注重解析出基本单元 , 再按一定的规则 , 由底朝上逐步组合搭出一个体系 。 这种思维有利于抓住主要脉络 , 解释所看到的现实世界 。 但是 , 针对“耳聪目明”这类识别认知活动 , 反而遇到很大困难 。 尽管有时被称为初级智能 , “耳聪目明”却是思维的基础 , AI发展的前半段其实走了建“空中楼阁”的弯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