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RM倍感压力,RISC-V能否成为中国芯崛起的希望?( 三 )

冉冉升起的RISC-V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ARM 显然是绝对的主流 ,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结束和IoT时代的到来 , ARM已经感受到了来自RISC-V的压力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P Nest此前发布的IP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 2018年全球最大的IP提供商ARM的营收出现了3%的下滑(2017年下滑了6.8%) 。 IP Nest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应该是来自于开源的RISC-V架构的冲击 。

RISC-V架构是一种开源的处理器架构 , 2010年诞生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与大多数指令集相比 , 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 , 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 。

换句话说 , 芯片设计厂商可以免费使用RISC-V架构 , 而不需要像使用ARM的处理器IP那样付一笔不菲的授权费 。

而且 , 传统的ARM处理器IP通常是不允许做扩展的 , 但是RISC-V则可以方便的进行扩展 。 这种可扩展可定制化的特点对于场景驱动、性能功耗需求各不相同的AIoT芯片特别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