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RM倍感压力,RISC-V能否成为中国芯崛起的希望?( 五 )

去年 , RISC-V中国联盟也在在网信办、中科院等多个国家部委支持和指导下成立 , 联盟理事长是倪光南 。 RISC-V中国联盟秘书长包云岗称 , “RISC-V 指令集有望像开源软件生态中的Linux那样 , 成为计算机芯片与系统创新的基石 。 ”

同时 , 上海市政府率先开始支持RISC-V架构芯片 。 从产业端看 , 国内的平头哥、兆易创新、华米、乐鑫、芯来、格兰仕等众多厂商都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 , 华为也在积极的研发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 。

这是否代表着RISC-V在中国的好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芯”的机会

事实上 , RISC-V在中国受关注有许多原因 ,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兴事件之后 ,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一系列封禁和打压 , 让产业界和民众都意识到芯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 中国必须有自主可控的芯片 。

从国内芯片发展历程来看 , 已有两条路被证明走不通:

一条路是关起门来自己做一套 , 比较典型的就是龙芯 。 因为芯片还是一个商品 , 性能再高 , 没人用就无法体现出价值 , 所以必须有相应的生态系统发挥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