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资本市场生变,服务机器人生存指南( 三 )

原因也不难理解,在市场大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多而散的故事远不如少而专的故事有吸引力,毕竟后者更能看到一家公司的定位、路径和前景。

其二,机器人的价值在于需求升级和需求替代。

飞猪在《酒店环保数据报告》中披露了这样一个现象:上海、广州等酒店施行不主动提供“六小件”的措施后,酒店内的一次性用品使用明细减少,不过每天有近5成住客主动向前台索要牙刷等用品。

算一笔经济账的话:住客对“六小件”的需求高峰期集中在夜间19点-21点,假设这段时间内有80次用户需求,平均每次人工运送的时间为10分钟,至少需要6位服务员负责“六小件”的跑腿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酒店开始上线机器人服务员进行一次性用品的配送工作,平均每台机器人日送物品80次,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

机器人的价值在于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都不例外,那些已经被验证的细分市场,自然就成了资本下注的对象。

其三,资本偏爱有核心技术储备的机器人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