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资本市场生变,服务机器人生存指南( 七 )

路径三:转向上游,输出方案。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资本偏爱有核心技术储备的头部企业,服务机器人产业的中上游不失为一块价值洼地。

典型的例子就是专注于语音交互技术,提供集成应用服务、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基于特殊智能硬件产品的模块阵列的思必驰,在去年5月份就拿到了5亿元的D轮融资;专注于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速感科技,在资本寒风袭来前吸纳了超过1亿元的资金;从事SLAM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的高仙机器人,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B 轮亿元级融资......

甚至可以预见,当服务机器人逐渐突破规模化落地的瓶颈,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还将被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掘。

路径四:跨越赛道,多元渗透。虽然资本市场开始质疑多而散的故事,并不等于机器人领域不会出现跨赛道的独角兽玩家。

诞生于2012年的优必选科技,无疑是机器人行业的标杆式企业,也是以互联网思维切入实体制造的最佳样本。从产品层面来看,优必选已经涉足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以及一系列解决方案,妥妥站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两大风口上,并屡屡刷新AI领域单轮融资记录,一度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