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生鲜: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六 )

回顾新零售的战局,大到综合体商超,小到无人便利店的试水,最后能成为风口的依然是围绕3公里范围内,实现的需求满足。实际上,从社区店到大仓、前置仓,从自提柜到社区拼团,一路看下来,唯有生鲜买菜的场景定位对了。

社区的人口相较密集,生活节奏比较快,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人们对工作之余的生活便利性有极高的需求“仓/店+即时配送+买菜”场景能够贴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因而,所谓的三公里社区消费服务圈就这样起势了。

刚需、高频的买菜需求,尤其是在即时性物流服务等商业基础设施成熟的条件下,生鲜买菜成为一个不错的流量入口。

买菜生鲜,关键题眼在“生鲜”上。

生鲜电商具有天然的“缺陷”,也就是表面上看是高毛利,但是背后却是对供应链、管理、资本以及品牌优势的挑战。

今年以来,打着新零售旗号的网红生鲜项目,无一例外地被爆出现问题。

进入7月,上海五角场永辉超级物种店宣布停业,为三年来烧了两个亿的永辉云创新零售项目的首店关闭。无独有偶,扛着新零售大旗的盒马鲜生也突然失速,4月盒马鲜生昆山店营业不足八个月,宣布关张,为三年来盒马鲜生首店关闭。同时,海南盒马被曝3个月巨亏千万元,大润发中国急于“甩包”,欲500万美元出售海南盒马全部股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