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发展20年,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下一个“台积电“( 八 )

芯片都是采用MOSFET 的结构 , 到现在已使用超过 40 年 , 当半导体研发人员想要研发20纳米以下芯片的时候发现 , 当闸极长度缩小到 20 纳米以下的时候 , 遇到了许多问题 , 其中最麻烦的是当闸极长度愈小 , 源极和汲极的距离就愈近 , 闸极下方的氧化物也愈薄 , 电子有可能偷偷溜过去产生“漏电”;另外一个更麻烦的问题 , 原本电子是否能由源极流到汲极是由闸极电压来控制的 , 但是闸极长度愈小 , 则闸极与通道之间的接触面积愈小 , 也就是闸极对通道的影响力愈小 。

所以20纳米以下的芯片需要采用全新的FinFET 技术 , 也叫做鳍式场效电晶体 。 当时三星就因为在梁孟松的指导下 , 比台积电率先掌握了20纳米以下技术 , 从而抢占了台积电部分市场 。

中芯国际的突破之路

2000年 , 从中国台湾归来的张汝京创立了中芯国际 , 是大陆第一家从事专业芯片制造服务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 , 仅用了4年 , 就成功上市 , 后来大唐电信入股中芯国际 , 有了国家的注资 , 中芯的财力一直很雄厚 。

1952年《瓦森纳协定》将中国列入了管制的范畴 。 列入被限制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共上万种产品 。 所以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很艰难 , 中芯国际也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