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发展20年,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下一个“台积电“( 九 )

因为受《瓦森纳协定》的影响 , 中芯国际一直发展很艰难 , 无法获取到最先进的光刻机设备 , 要知道 , 全球垄断的光刻机巨头ASML是英特尔、台积电这几家大半导体企业一起花钱培养的 , 所以 , IC设计厂商、晶圆体代工厂直接和光刻机进行技术交流、扶持 , 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 拥有完整的半导体生态 , 光刻机制造厂商可以生产出最符合IC设计厂商以及晶圆体加工厂的设备 , 而IC设计厂商、晶圆体代工厂对光刻机制造厂商的技术对接、扶持又促进了光刻机设备的技术发展 , 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 。

比如中国台湾台积电林本坚创新性地提出浸没式光刻设想后 , ASML开始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第四代浸没式光刻机 , 并在 2007年成功推出第一台浸没式光刻机TWINSCANXT:1900i , 该设备采用折射率达到 1.44 的去离子水做为媒介 , 实现了 45nm 的制程工艺 , 并一举垄断市场 。

而这些中国大陆都是被排出在外的 , 再加上与台积电长达十几年的专利之战 , 都耗尽了中芯的元气 。

虽然号称是大陆技术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 但是中芯国际一直以来和台积电的差距非常悬殊 , 直到中芯国际挖来了半导体传奇梁孟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