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还有没有想象空间?|海豚谈估值(17)

京东转变经营策略的背后看似主动但也实属无奈 , 除了外部竞争条件恶化、拼多多另辟蹊径、阿里二选一等竞争因素外 , 京东自身流量成本过高、技术与数据层面的羸弱也是间接导致京东单纯依托规模增长乏力的原因 。

虽然京东在2017年下半年至今按照这一思路 , 着重投资物流和技术 , 但这似乎来的晚了一点 。 现在京东依然缺乏买入的理由 。 京东的问题出在战略衔接上 , 即在主营业务自然放缓之前 , 未能找到明确的新兴增长点 。

明显物流数科更具增长潜力 , 但京东却执着于和拼多多在下沉市场展开枪战 , 其实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当下 , 京东更应该明确目标 , 要事第一 , 聚焦“多快好” 。 京东的最大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通过认知真实的自己、摸索迭代出适用于自身的发展轨迹——追求精细运营以践行成本效率的长期平衡、深耕零售链条以维系客户体验和长期信任 , 才是驱动京东走得更快、更稳的源动力 。

? 稳中求胜 , 盈利最重要

京东价值拔高的关键在于稳定目前形势下取得以下的突破:稳固的零售市场份额 , 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下利润的稳定增长 , 聚焦体外公司——物流与数科带来的估值溢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