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跟公关说,你们太高调了,我看头条上全是华为的新闻( 六 )

\n

2012年头条的个性化推荐方式 , 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2014年推出的头条号帮助图文创作者降低了创作和传播门槛;2016年发力短视频 , 是因为短视频消费正成为移动时代信息分发的重要体裁;2017年上线的问答和微头条两种新的内容体裁则进一步降低了创作门槛 。 7年时间 , 头条一步一个脚印 。

\n

我同意朱文佳的观点 , 虽然正如我在那个任正非和今日头条的故事中所阐述的 , 信息茧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伪问题 , 因为信息茧房的形成 , 多半不取决于技术 , 而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 。

\n

内容题材和分发方式的增多 , 特别是关注订阅和搜索引擎的上线 , 让用户在信息接收上获得了更大的选择权 , 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 , 也便于用户对信息进行判断和筛选 , 起码在形式上 , 用户和平台更加平等 。

\n

把今日头条做成通用信息平台 , 对字节跳动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商业本质 。

\n

2012年张一鸣就说过 , 今日头条要做的不是新闻客户端 , 而是信息平台 。 新闻客户端天花板有多低 , 看看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就知道了 , 从本质上来说 , 新闻客户端是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 , 无法和具体的用户建立连接 , 提供精准服务 , 只能卖信息;而今日头条从兴趣入手 , 以算法为引擎 , 和具体的每一个用户建立了实在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