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国安:如何重燃腾讯( 四 )

“自上而下” , 在很多公司是常态 , 对腾讯来说不是 。 这家公司由产品驱动 , 公司高度授权 , 每个事业群甚至小部门 , 都有大量中干和基层员工在关注用户体验 , 从下往上推动创新 。

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大变化 , 腾讯需要重新梳理赛道时 , “这样的事情下面团队没办法解决 , 最后一定要从上而下来做” 。

在2018年9.30大调整中 , 杨国安因为主持腾讯总办的香港诊断会而频繁被媒体提及 。

“大象转身”从来都是管理难题 , 腾讯员工总数突破5万 , 业务触角和投资布局遍及互联网主流领域 , 市值高企让它进入全球十大科技公司行列 , 无论从何种角度评估 , 腾讯都已经成为庞然大物 。

变成巨头 , 通常容易患上大公司病 , 腾讯也不例外 。 内部浮现的山头主义、部门墙、组织墙是典型代表;现金流储备丰富 , 让很多员工形成“富二代”心态 , 花钱大手大脚;快速敏捷的小团队作战 , 带来过不少成功产品 , 也带来了重复“造轮子”的资源浪费问题;消费互联网业务独领风骚 , 产业互联网起风时 , 能否证明在to B业务也能迎难而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