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成为“恶性土壤”?伯纳斯-李的担忧多余了( 六 )

然而互联网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吗?诚然 , 互联网中有许多不好的现象 , 但互联网的背后本身就是由人组成的 , 所以互联网也不过就是社会形态的虚拟形式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而互联网隐蔽虚拟的特质又将人性中的弱点和丑陋放大 , 所以相互攻讦、网络暴力都难以避免 。

至于平等开放 , 在任何一个地方 , 绝对的平等都是不存在的 。 由于资源的不平衡 , 以及不同的个体出身、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 圈层、阶级是必然会出现的 。 哪怕创建互联网的初心是让任何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 但事实却是 , 必定会有一部分人成为意见领袖 , 而另一些人会寻找与自己观念相近的意见领袖去追随 。 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人们还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结交 , 在互联网中也是如此 , 于是壁垒、信息孤岛由此产生 。

其实无所谓对错 , 这些都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经过程 。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 大众通过互联网也获益良多:

丰富的资讯让人不出家门就能尽览天下事 , 消除了信息方面的不平等 。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 , 互联网中的资讯平台能够获知每位用户的兴趣点 , 各种先进的算法推荐机制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精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