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裁员的“正确姿势”( 五 )

末尾淘汰:“被优化”的撕X大战

大龄被裁只是少数 , 多数都是被末尾淘汰 。

半年前的一个下午 , 薛雅妮(化名)刚休完年假回归工作 , 尽管刚经历了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 , 但她还是选择一下飞机就立刻赶到公司 。 不知道这是否要归功于女性敏锐的第六感 , 薛雅妮总觉得最近工作有点不顺 , 再不多挣点表现恐怕年底加薪无望了 。

薛雅妮刚满26岁 , 来到这家头部互联网公司也刚4年 。 从大四时通过校招入职以来 , 公司人性化的福利和周遭领导同事的友善都让她觉得工作和社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 不过因为今年互联网公司大多动荡不小 , 所以薛雅妮所在的非技术部门也就几乎成为了被开刀的首选 。

工位还没坐热 , 薛雅妮的上司把她叫到一间会议室 。 一坐下 , 上司便笑眯眯地询问薛雅妮在瑞士玩得是否开心 , 有没有血拼一番?不过 , 简短的一番寒暄之后 , 便是开门见山地一句“最近这段时间业务变化很大 , 我们部门可能会有一些人员调整 , 你要有心理准备 。 ”

听到这句话的当下 , 薛雅妮有些懵 , 她没想到这个不好的预感竟然真的在自己身上成真了 。 眼看着薛雅妮迟迟没说话 , 上司补充了一句:“这暂时只是挨个通知一下 , 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 结果还没定呢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