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华为崛起,掌握了怎样的人才经营金钥匙?( 三 )

\n

但华为从来没有做过房地产、金融 , 甚至没有投资部 。 它只把精力放在有限的事情上 , 大量向产品研发和创新上投入 。 如果只是做生意 , 商人都想少投入多赚钱 。 而企业和商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是想做事业还是做生意 。

\n

《华为基本法》的第二条关于“员工” 。 华为始终认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 。 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 , 是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

\n

《华为基本法》的第六条关于“文化” 。 在华为看来 , 资源是会枯竭的 , 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 华为对文化重视程度 , 是任何企业所没有的 。 它的文化怎么落地?1997年 , 当时《华为基本法》就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 , 而且提出“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 。 背后的思维是:同等的资本投入 , 投资人才比投资设备的产出价值更高 。

\n

\n

华为在企业文化培训方面特别重视 , 任何员工入职时都要经过文化培训 , 尤其是1997年大量进毕业生以后 。 1998年华为就进了3000多名毕业生 , 一半以上是名校硕士 , 次年又进了5000多毕业生 。 他们入职时要进行封闭培训 , 每天讲一个文化主题 , 比如“奉献与回报”“创新精神”“团结奋斗”“实干精神”“乐于竞争”“使命感”等价值观层面的内容 。 只有这些基础的认同 , 才更容易对制度有理解和认同 。 企业文化的传递是统一思想的过程 , 通过统一思想来统一管理 , 才有可能让公司管理更加有效 。 同时 , 华为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能说到做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