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圈子、冷冰冰……智能客服何时才能真“智能”( 四 )

90后郭鹏(化名)在北京某私企工作 , 曾想咨询某运营商关于手机主副卡的问题 , 但智能客服列表中只有话费、流量等内容 。 “智能客服理解不了我提出的问题 。 听了很久的客服播报 , 我也没有找到人工客服的转接入口” 。

调查中 , 57.9%的受访者认为智能客服会理解不了顾客提出的问题 , 答非所问;49.3%的受访者指出智能客服用固定的话术应付人 ,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 受访者认为智能客服存在的其他问题还有: 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解答问题 , 费时费力(38.2%) , 服务不亲切 , 给人冷冰冰的感觉(35.2%) , 变成商家拖延时间的挡箭牌 , 迟迟不解决问题(30.5%)等 。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分析 , 现在有的人工智能客服 , 菜单选项不全面 , 有的智能服务不能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 。 “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 , 我接受到的人工智能客服 , 不是很温馨 。 有的时候按照智能客服的操作 , 选来选去也选不到合适的选项 , 最后只是听了一堆广告” 。

关于智能客服应该提供的服务 , 刘俊海认为首先是提供信息 , 回答消费者的问题 。 “比如订机票 , 是往返的便宜还是单程的便宜 , 信息检索功能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 不误导消费者” 。 然后是售后服务 , “如果消费者需要退货、解除合同 , 人工智能客服应该能解决 。 比如免费的退货 , 应该能通过智能客服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