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用“听”引领内容消费升级( 七 )

不同类型的玩家不仅丰富了内容消费的价值生态 , 也使得内容付费的载体更加多样 , 从文字、声音到视频影像 , 内容消费实现了“万物生长” 。

三、消费风潮正盛 , 头部效应凸显

市场走向成熟 , 头部效应也开始显现 。

随着版权保护的逐步加强以及互联网付费渠道的兴起 , 围绕内容的商业闭环越来越完善 。 手握资金和大体量用户的大平台 , 会在优质内容IP建构 , 软硬件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与其他玩家拉开差距 , 强者恒强 。

刚切入音频方向的时候 , 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曾在微博里列出了这样的公式:项目价值=用户规模×用户使用频率×单次访问价值 。 衡量一个项目的价值 , 需要三者相辅相成 , 相互推动 。

自喜马拉雅成立之初 , 余建军就把整个音频市场视为了一个巨大的泛教育市场 , 认为出版、教育和音频是分不开的 , 这些年他也一直在围绕着这些内容做尝试 。

如今喜马拉雅在上游通过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独家版权三个部分不断进行内容孵化 , 为内容供应商建立了一整套集挖掘、培养、孵化、商业化的支撑服务 , UGC负责内容广度 , PGC负责内容深度 , PUGC拿下腰部知识网红 , 版权则能够继续吸引对有声书尤其有声小说有喜爱的用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