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天花板将至,谁才是各大品牌抢夺的资源?( 八 )

这时营销的逻辑都变成了“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

公式模型不是解决方案 , 而是思考框架 。 误把思考框架当作解决方案 , 注定患上流量焦虑 。

流量的效果和价格可量化 , 花多少钱 , 买多少量 , 而且缺乏差异化壁垒 , 竞争对手容易复制 。 流量的比拼终将变成资本的比拼 , 经营流量的钱都计入了战略性亏损 。

今年双11 , 各品类销量Top10榜单上 , 绝大多数是传统大品牌 。

数据来源:亿邦动力

但是在互联网早年 , 我们看到不少新品牌借助互联网风生水起 。 为什么这些年传统大品牌又重回视野了呢?

传统大品牌在原有的资源和商业模式上往往积累了存量优势 。 他们有更高的增长指标 , 很难在电商和新媒体早期投入大量资源 。 他们也存在营销和组织惯性 , 不会像新品牌战略转向那么灵活 。

这为新品牌创造了时间窗口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