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到5G,电信运营商的“失落十年”( 十 )

\n

运营商态度的分歧意味着 , 如果移动一意孤行选择收费 , 将推动更多用户转向另外两家运营商 , 造成用户流失 , 得不偿失 。

\n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事件是 , 在2013年底 , 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同时发放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 , 一个进化版、大流量的移动互联网开启 。

\n

4G意味着很多变化 。 例如 , 在微信收费纠纷中 , 中国移动反复控诉的“微信占用信令资源”中涉及的信令问题 , 是属于2G和2.5G时代的特有现象 。 直观来说 , 由于当时的网络“道路窄” , 微信和其它OTT长期在线的现象 , 的确会挤占通话和语音资源 , 但随着3G乃至4G的到来 , “道路”迅速拓宽 , 信令之争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

\n

再例如 , 4G将会使网络流量的使用量从MB升级为GB , 这给予了运营商们更多流量经营的机会 , 也使OTT成为大势所趋 。

\n

大流量面前 , 比起讨论“OTT如何冲击运营商” , 移动和联通们更关心的事情变成“如何经营流量” 。

\n

联通率先拥抱了互联网公司 , 在推出“微信沃”SIM卡的同时 , 联通宣布与搜狐视频合作 , 打造了15元6GB的包月定向视频流量套餐 , 收益由双方分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