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到5G,电信运营商的“失落十年”( 七 )

\n

同时 , 腾讯也推出了一项更具未来性的免费业务:手机QQ 。 在2G时代 , 由于支持下载这一应用的高端手机较少、免费的模式也无法为公司带来营收 , 手机QQ并不被看好 , 但这一互联网应用却可绕开运营商的合作限制 , 规避了被“断供”的可能 。

\n

2009年 , 3G来临 , 风向骤变 。 智能手机日渐普及 , 应用类的即时通讯工具走红 。 在此后的两、三年中 , 国外如Kik messenger、苹果iMessage , 国内小米的米聊、腾讯的微信、盛大的Youni等 , 层出不穷 。

\n

多年后 , 当免费与下载应用早已成为主流 , 仍有少数人记得 , 在这些通讯工具与其它应用的诞生初期 , 行业曾赋予他们一个共同的类目名称“OTT” Over The Top , 直译为“过顶传球” , 意为:基于开放互联网 , 越过运营商提供服务 。

\n

这隐隐暗示了一个未来:本能把控一切的运营商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或许会退而成为一个“数据管道” , 成为被无数新企业越过的“顶” 。

\n

飞信的运营商优势逐渐变成了劣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