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拯救世界” 国内车联网陷重复建设困局( 四 )

与此同时 , 腾讯也与长安汽车进行合作 , 开发了AI in Car系统 。 但区别于AliOS , AI in Car系统更偏向应用层面 。 腾讯一直试图打造一套完整的软硬一体化方案 , 并愿意为此投入资源 , 比如对拥有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蘑菇车联进行战略投资 。

百度选择了与车企合作开发系统 , 在2017年初 , 百度、奇瑞双方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签订了战略合作 , 百度Apollo的小度OS也化作“雄狮智云”实现了上车 。 百度的目标也是底层系统 , 据业内人士透露 , 百度计划将其自主研发的Carlife、“小度OS”等整合到黑莓的QNX之中 。

从资金投入上来看 , 研发一款车机系统需要巨大资源 。 从底层系统到交互方式 , 再到UI与生态 , 需要数量庞大的团队协作完成 。 如果涉及到底层系统的研发 , 代码的数量将会呈现几何级增长 , 这一过程需要有大量自动化测试设备 , 还需要有上千名工程师数年的努力 。

虽然人人都想打造底层系统 , 但难度也是犹如登天 。 在打造出了底层系统后 , 生态又成为横亘在系统普及前的绊脚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