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励志奋斗19年狂赚430亿,却一下子被收拾了( 七 )

1991年 , 国内各电器厂家如海尔、熊猫量上得很快 , 市场竞争开始加剧 。 为扩大影响 , 黄光裕第一个在《北京晚报》中缝打广告 , 从此“买电器 , 到国美”的广告让整个北京人都知道了国美 。

当时国营商店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打广告”的层面 , 当后来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 , 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整个报纸中缝 。

几万元的广告投入给国美带来了海量的顾客 , 国美电器“火爆得不行” , “所有存货一抢而光” 。 开票的服务员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晚上十点 , 中间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 。 北京周边城市的很多顾客大清早就去国美排队 , 最高峰的时候门口能排上千米的长队 。 兄弟俩决定乘胜追击 , 扩大规模 , 相继开出“国豪”、“亚华”、“恒基”等 , 到了1993年前 , 北京各城区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

那时 , 大哥黄俊钦嗅到了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机会 , 于是俩兄弟分家 , 黄光裕分得了“国美”牌子和20万现金 , 时年24岁 。

单飞的黄光裕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