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性|在我地盘这儿,算法得听我的( 二 )
文章插图
3. 用户享有算法控制权《意见稿》第十四条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运行机制等”。
【 偏见性|在我地盘这儿,算法得听我的】用户在看到推荐给自己内容的同时,有权利了解背后的算法运行机制,查看推荐这些内容的原理。
此外,第十五条规定中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意味着用户在享有对算法推荐机制知情权的同时,可以直接接受拒绝算法推荐服务,将算的控制权也交还于用户手中。
文章插图
4. 用户自主选择算法标签关于推荐算法的用户标签,《意见稿》第十条规定,“不得设置歧视性或者偏见性用户标签”。
但“歧视性”和“偏见性”的范围比较难界定,比如性别、年龄、收入这些常用的用户标签严格来说可能都带有一些歧视和偏见的色彩。
同时,《意见稿》的第十五条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修改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也就是用户可以调整自己的用户画像,这与目前基于真实数据的画像相比,会带来主观感情色彩的失真,使得推荐服务其实是基于用户理想中的自己做出的推荐,对推荐算法后续的效果的评价和调优造成比较大的困难。
文章插图
二、对产品和运营的影响目前《意见稿》还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但结合2021年8月2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革新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信息保护法》”)来看,国家已经下决心开始对数据和算法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当《意见稿》和《信息保护法》正式执行之后,可能会对互联网产品和运营带来哪些影响。
1. 精准广告服务将受到约束从微信开始在朋友圈进行广告推送以来,基于地区、性别、爱好等用户标签进行精准定向的广告投放成为了广告行业的新趋势。
微信的朋友圈广告还可以看到好友的点赞和评论,看看有哪些好友一起被这个广告推荐算法所选中。看到不符合自身情况的广告推送,也总会看到广告下面恶搞和吐槽的评论。
文章插图
近几年,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平台也都推出了精准广告服务,比如抖音可以根据位置、性别等信息精准地推送视频广告。
这半年我频繁地在抖音上刷到家旁边驾校的推广视频,很惊讶抖音是怎么分析出我是没有考驾照的?
另一方面我又苦于无法关闭这些广告,因为我之前学过驾照但没有通过考试,对于考驾照这件事一直在拖延和逃避,每次刷到广告都会勾起不好的回忆。
精准广告已然成为了数字时代针对个人进行精准营销的典型模式,但似乎却没有人在意那些用户数据是否真的可以随意获取和使用。
文章插图
《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明确了“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在正式执行之后,如果大部分用户选择拒绝这些产品对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那么精准广告服务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数据支撑,精准广告服务的发展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限制。
《意见稿》中也明确指出:用户可以“选择、修改和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用户标签”;“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