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明朝第一悬案,悬了六百年( 三 )


从这些奇异的事件 , 基本可以断定 , 胡濙确实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 。而从朱棣的反应 , 以及结束海、陆两条寻踪之旅的决策来看 , 此时建文帝的状况只有两种可能:第一 , 他真的已经死了 。第二 , 他已出家 , 完全放弃复位的抵抗 , 遁身世外 。
无论胡濙带给朱棣哪一个确切的消息 , 朱棣终于放心了 。
燕王朱棣|明朝第一悬案,悬了六百年
文章图片

▲1423年 , 朱棣终于放心了 。图源:电视剧照
平反与传说
朱棣死后 , 政治环境逐渐变得宽松 , 但对于建文帝的平反工作却漫长而曲折 。
就像最爱君前面所说 , 朱棣把建文帝在位四年的历史全部抹掉了 , 根本不承认这个人当过皇帝 。这导致朱棣的子孙、后来的继位者 , 到大明灭亡 , 一概不认朱允炆这个皇帝 。
很长时间内 , 平反工作只能围绕周边进行 。
天顺元年(1457年) ,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 , 有感于自己曾被俘虏、曾被软禁 , 所以下令释放了朱允炆的小儿子朱文圭 。
100多年后 , 万历年间 , 明神宗朱翊钧在群臣的推动下 , 先为建文朝死难的忠臣平反 , 原来朱棣将方孝孺等人定性为“奸臣” , 现在承认他们是忠臣 , 还为他们在南京建表忠祠;后来 , 又同意恢复建文年号 , 洪武朝恢复历史本相 , 只有31年 , 没有35年 , 4年还给了建文朝 。
但到1644年明亡为止 , 建文帝的帝位仍未被正式承认 。
等到南明弘光朝 , 死守残存江山的弘光帝 , 才应臣子们的要求 , 补齐建文帝实录、谥号、庙号与祀典 。建文帝的帝王身份 , 这才算得到了完全恢复 。
抹杀一段历史 , 如此轻而易举;但恢复一段历史 , 却又难上加难 。
从1402年以后 , 因为建文朝的历史真相长期缺失 , 导致坊间传闻四起 。随着时间推移 , 传闻越来越多 , 使得原本事实清晰的有关建文帝下落的历史 , 终于消弭在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说中 。明朝第一悬案 , 就是这样造成的 。
最离奇的一个版本 , 发生在明英宗时期 。
某天 , 广西思恩州一座寺院 , 有个老和尚 , 跑到知州大人岑瑛的办公室大声嚷嚷:“我是建文帝 。”还口诵了两首诗自证身份:牢落西南四十秋 , 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 ,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 , 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 , 野老吞声哭未休 。阅罢楞言磐懒敲 , 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嶂岭千层迥 , 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 , 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 。
岑瑛吓尿了 , 确是帝王之诗啊 , 不敢怠慢 , 把老和尚送到了北京 。
眼看着就要以建文帝的身份吃吃喝喝 , 享受荣华富贵了 , 可惜老和尚历史没学好 , 露馅了 。
御史:您老今年贵庚啊?
老和尚:九十多了 。
御史:不对吧?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 , 到今年也就六十四啊 。
老和尚:那我是他爹 。
御史:拖出去斩了 。
以上为艾公子虚拟对话
老和尚供出了实情 。原来他真名杨应祥 , 在寺院中遇到了个室友 , 气象不凡 。一日瞄到了该室友题写在墙上的两首诗 , 跟岑瑛一样被吓尿了 , 帝王之诗啊 。尿完之后 , 冷静一想 , 机会来了 , 遂直奔岑瑛的办公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