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创业公司该如何参与,大工业体系的降本增效与智能化这一十年最大机遇?( 五 )
首先需要看所处细分赛道的标准化程度。如果本身成熟度比较高,例如产品标准化程度在60%,那么需要新实施的部分就是40%,实际上在短时间就可以部署成功。
如果工业互联网与企业的契合度和标准化程度都偏低,假设只有30%,那么新的自动化与数字化部署就需要70%,其中投入的成本会比较大,定制改造的时间周期也会比较长,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一个企业的工业互联网部署,需要多少成本?部署成功之后,多久能看到效果?
按照行业调研来看,对于中小企业(成立5年以下,年产值5000万以下)来说,第一考虑的就是资金,多数中小企业最多愿意拿出一年产值的8%-10%作为预算;第二考虑的是功能的应用性。而大多数落地案例中,可能需要大半年至一年可看出明显效果。
如果是中大型企业(成立5年以上,年产值5000万以上),因为本身内部流程就比较复杂,并且通常会有IT部门,可能已经买了ERP、MES系统等等,单独上一个工业互联网项目效果不太明显。中大型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工业互联网能否帮他解决全局性的问题,需要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新平台还需要与原有系统进行数据打通,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磨合,可能2-4年才能看出明显效果。
而从工业互联网创业公司角度,商业模式也就可以很灵活。例如针对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可以做到80%的产品化+20%的落地实施,一般情况下可能是60%的产品化+40%的实施。而在收费上,可以依据会员费或是按实际使用情况收费,to B业务的续费率整体比较高。这个结构就是经典的产品长期化收费+实施部分的固定收费模式,产品化具有易复制扩大规模的优势。
为什么有些工厂不愿意接入工业互联网?
接入的动力是什么?
工业本身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追求的是稳定性,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么迅猛,往往需要与机械设备度过磨合期,才能体现最佳性能。
从工厂的角度来看,不管采购什么方案,最重要的是怎么能够最快地带来利润。这里的利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如何通过工业大数据的方式,来更好地把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提高产品价值;二是怎么去优化整个生产制造的过程,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而这些变化是可以在财务指标上有所体现,比如存货周转率提升多少,现金流量有哪些新变化,人力成本下降了多少,单位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多少等等。当接入工业互联网后,工厂的老总会非常重视这些指标,如果体现不出明显变化,至少是改善的趋势,工厂是很难说服自己这些新理念真的能起作用。
文章插图
在工业互联网落地的过程中,核心取决于管理层的意愿,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有的时候在执行时会遭遇阻力。
首先第一层阻力来自于工业互联网的落地中,一般会导致停滞一段时间,由于很多企业附加值偏低,工厂不太愿意暂停生产;第二是一旦数字化了之后,整个流程也走向了透明化,很多旧有的灰色操作将不再存在,这是管理层希望看到,但基层意愿偏低的地方。
其实在技术上,无论是对协议的解析兼容,还是硬件开发,现在没有实现不了的地方。大部分智能网关对主流工业协议的解析和传输都可以做,而内存计算平台只要部署到微机上,并且后台服务器能力足够的话,也是完全可以做到对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响应,核心还在于愿不愿意推广的问题。
在汉德创始人苗少光看来,工厂接入工业互联网、IoT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业务的重要性。汉德的软件如今已经对接到工厂的财务、业务与进出场系统,甚至很多工厂根据汉德的系统来重塑流程,就取决于业务的重要性。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