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产品大战,淘特与拼多多谁执牛耳?
文章插图
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电商平台加速向下沉市场转舵。对大公司和一二线用户来说,“下沉”这个词不可谓不精准,然而从广大三四线乃至农村用户的购物体验而言,下沉的实质与其字面意思正相反——它意味着一场席卷全国的消费升级浪潮。
正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与《财经》杂志的对话中所言,“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站在城乡之间,对这场浪潮更为客观中立的命名,也许应该是“消费平权”。
在过去几年中,消费平权浪潮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下沉市场用户得以享受到品类更丰富、价格更低廉的商品。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触达,商家带着商品触达了平台,平台触达了广阔的下沉市场用户,用户触达到了商品。
农产品因客单价较低、消费频次又较高,成为最早被卷入到这一浪潮的商品类目。“车厘子自由”曾经是一二线城市都市白领的专利,但在淘宝、拼多多、京东、淘特等平台打开国产车厘子的销售通路后,小镇青年们也得以用更低的价格实现“车厘子自由”。
但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那就是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用户曾吐槽,购买的助农产品品质不佳,这正是市场需要第二次消费平权浪潮的原因。触达只是第一步,这场消费平权浪潮仍在继续,互联网电商行业正在将消费平权推向新高度。
以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服务,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商品——可以这样理解零售的本质。如果说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让下沉市场用户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了丰富的商品,那么接下来消费平权的关键就是,让追求性价比用户仍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过去需要花高价才能买来的商品和服务。
农产品高频、低门槛的消费属性,且此前产业链存在重重问题,使得新一轮的消费平权运动同样由农产品始。
文章插图
显然,农产品战争已经升维。如果说在上一阶段,平台的角色是分销商,关键词是连接,在这一阶段,平台要赢得胜利,就不可避免地要掀起一场深入产业的农业大改造,以为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价格相当而质量更佳的商品。
互联网平台已顺消费平权大潮而动。今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近期,阿里整合盒马集市和淘宝买菜,推出淘菜菜,算下来,目前阿里已有包括淘宝、天猫、菜鸟、盒马、淘特等13个业务部门布局农业。
这其中,一个尤为值得研究的对象就是淘特。因下沉市场对食品生鲜需求量更为庞大,农业业务更适于专注下沉市场的部门开拓。已成为阿里进攻下沉市场主攻手的淘特,自然出任急先锋。
另一面,农产品这一大类对淘特自身增长同样甚为关键。自2020年12月下旬起,淘特食品生鲜品类商家总成交订单量同比增长率排在平台所有类目第一,反超日用百货、服饰等类目。至今年9月,淘特农副产品销售规模同比2月翻5倍。
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截止今年6月,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超1.9亿,上半年净增活跃消费者近1亿。
显然,农产品给淘特带来了年活跃买家、订单量的增长。对一个成长型平台来说,高成长品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淘特曾靠着日用品完成了初期的用户积累,若想要继续扩大势力版图,高频、高需求的农产品是必须要攻下的山头。
可以说,下沉市场业务部门开拓农业赛道是双向匹配的结果,拼多多靠食品生鲜类目起家便可以验证这一点。在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中,拼多多找对了方向,冲了出来;如今新的消费平权浪潮兴起,随着攻守之势转换,格局势必发生变化。
推荐阅读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
- 零售额|2021年岷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
- 农产品|农村电商人才之困:引不来 留不住 难培养
- 天猫|阿里架构调整:淘宝天猫大融合,但我觉得淘特成为独立部门是亮点
- 农产品|安徽黄山:多措并举 助力电商产业迅猛发展
- 湖南卫视|淘特"直"入县域,靠短链打拼
- 直供模式|县域新需求和淘特新供给
- 农产品|一图看懂!RCEP“朋友圈”都有什么农产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