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产品大战,淘特与拼多多谁执牛耳?( 四 )


农产品|农产品大战,淘特与拼多多谁执牛耳?
文章插图
由于改造农业各个链条需要平台长期投入,再叠加淘特对农产品商家实行免佣金策略以及给用户的补贴,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食品生鲜类目都很难盈利。
不过,被食品生鲜商品引流来的用户,可交叉消费平台的其他商品。在这个维度上,农产品就相当于是淘特的流量来源之一。可以想见,补贴农产品乃至农业建设,会是淘特和阿里的长期战略。
事实上,补贴也是消费平权运动的重要构成。平台通过缩短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叠加平台补贴后,用户得以用较低的价格消费优质商品。当消费潜力被激发、销量规模扩大,前端的成本自然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大流通链路中实现“以消促产”,此前横亘在不同消费能力人群之间的鸿沟便由此被逐渐填平。
今年3月,国产樱桃刚上市时,线下商超售卖的樱桃与进口车厘子价格相差无多,每斤也要卖20-30元左右,但在淘特生鲜直营店里,山东大樱桃的标价是“3斤仅28”、“5斤仅52”。更关键的一点是,因享受平台的“坏果包赔”服务,用户无需因商品价格低廉而担心商品品质。
【 农产品|农产品大战,淘特与拼多多谁执牛耳?】让用户以低价购买到优质商品并享受到优质服务,而不仅是买到商品而已,才是消费平权浪潮的终极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