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 二 )
文章图片
公爵以上爵位都属于超品级的爵位,他们的朝服都是蟒补服,从公爵以下镇国将军相当于正一品武官,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这些爵位的人都是穿着对应品级武官补服 。收入也都和这些官级差不多,比同级外姓官员略高一些,最低级的奉恩将军每年俸银110两,禄米110斛,可以看出清朝皇族爵位中经济收入差距有多大,不过即便是最低级的奉恩将军也比普通百姓年收入多得多,可见在封建社会,皇族才是最大的资本控制者 。
在清初时期,没有任何封爵的闲散宗室是没有经济收入的,清朝的爵位通常都是嫡系继承,随着清朝入关后,皇室成员繁衍越来越多,因此到了清朝中期也就是在乾隆中后期很多庶系旁支皇族成员都没有爵位与平民无异,甚至他们还依仗着皇族身份赖于从事生产工作,生活过得更加艰难,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的平民百姓 。
文章图片
乾隆是个好面子的皇帝,他怕这些庶系旁支的皇室成员穷困潦倒丢了皇家的颜面,所以乾隆规定没有爵位和职位的黄带子称为闲散宗室,没有爵位和职位的红带子称为闲散觉罗,让这些无业游民的皇亲们可以穿着从四品官员的顶戴与朝服,但这不代表着让他们享受从四品官员的待遇 。
乾隆规定给这些闲散宗室每年发一笔“低保”,黄带子闲散宗室每年发放36两银子42斛米,红带子闲散觉罗每年24两白银21斛米,这在当时也叫做养赡银 。
文章图片
其实闲散宗室的收入真的可以算作是“低保”了,根据记载统计,晚清时期京城五口之家一年开销大概是30两银子左右,按照乾隆制定的养赡银,这笔钱在当时还真算是“低保”了,让这些闲散宗室、闲散觉罗都不敢多生孩子 。
当然这是京城的消费水平,这些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是可以随意定居在外地,如果他们搬离京城,那以这笔养赡银来说还是可以在其他地方过上富足生活 。不过,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各种割地赔款,国家财政十分吃紧,因此这笔养赡银经常出现拖欠,这也使得依靠这笔养赡银养家糊口的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生活极为窘迫 。
文章图片
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这些皇家的穷亲戚难,其实想获得封爵也挺难,清朝的封爵获得途经通常分为功封、袭封、恩封、袭封四种形式 。
功封是指在立有军功的情况下,皇室宗亲可以获得封爵,这主要集中在清初开国时期需要武力平定天下获取军功,凭借军功可以获封爵位 。
袭封就是指的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不过清朝的爵位都是世袭递降,也就是说每传承一代人就需要降一级承袭爵位,比如老爹是亲王,那将来他儿子就得继承郡王爵位 。但是世袭递降到一定级别后就不会再降了,而是可以永远传承下去 。
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这样就都不会再继续递降了 。
文章图片
但也并不是所有爵位都是世袭递降,清朝有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爵位,世袭罔替就是指不需要降级承袭爵位,清朝共有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王爵,民间称之为铁帽子王 。这十二家铁帽子王中有八家都是清初时期靠军功而获得封爵,可见军功在清朝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