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 三 )


恩封是指的皇帝直接赐予的爵位,就是皇帝喜欢你,没理由,就想封你一个爵位 。当然了,能获得恩封的人都是皇帝的血缘近亲,比如皇帝的叔伯兄弟,而且恩封的爵位起点都很高,几乎都是从贝子或者贝勒起步 。
【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中,有四家铁帽子王也就是怡亲王、庆亲王、醇亲王、恭亲王都是皇帝恩封而来 。就像康熙第十三子胤祥一样,他在康熙时期没有封爵,由于深得哥哥雍正喜爱和信任,因此雍正继位后直接被封为怡亲王,在死后更是获得世袭罔替待遇,这就是典型的恩封 。
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
文章图片

考封其实是获得封爵途径中比较有难度的了,考封是指皇室内部举行爵位考试,也可以算作是皇族内部的科举制度 。分别考查皇室宗亲的翻译也就是满汉文水平、骑马射箭和步行射箭这三类 。考试制度非常严格 。
清朝的继承爵位规则是只有一个嫡子可以继承爵位,但是很多皇族都娶了不少小妾,生了不少儿子,那其他儿子怎么办呢?那就只有走考封这条路了 。
考封也并不是随便封爵的,它是有一定的基准值,比如亲王嫡福晋所生的幼子,按照规矩他应该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但是他想封这个爵位,必须三项考试全考优才能顺利获封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如果两优一平,就降一等承袭爵位;如果一优二平或二优一劣,就降二等承袭爵位;如果是一优一平一劣,这就降三等承袭爵位;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那就不用想着要封爵了,直接停封了,变成闲散宗室了 。
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
文章图片

如果老爹是最末等的奉恩将军,那他除了继承爵位的儿子之外,其余的儿子去参加考试的话基准值就是云骑尉了,而且不管考得如何,只要不是最差,就基本能获封小爵位云骑尉 。
在清朝云骑尉这个爵位通常都是册封给因公殉职烈士子女的爵位,每年年收入大概在85两银子左右,相当于正五品官的俸禄 。
在考封制度之下,清朝很多皇室成员都考到四五十岁没考上还在继续努力获得考封,所以考封是一种激励皇室成员的制度 。
皇族|清朝的皇族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划分等级?
文章图片

这就是清朝皇族等级划分以及爵位制度,其实相比较而言,清朝对于皇族的限制以及对于皇族的爵位制度划分比明朝和之前的其他朝代都更加合理的多 。
尤其是爵位传承需要世袭递降还有考封制度,有效地遏制了皇室成员成为国家财政负担累赘 。在这两种制度之下,清朝皇室成员中有爵位的人比例被压缩到了6.3%,其中不入八分爵位的人占比达到了75%,清朝皇室成员有93.7%的人都是没有封爵 。
因此这么来看,清朝的皇族等级划分和爵位制度还是非常合理,算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比较合理的朝代,能有效遏制皇族成员成为国家财政负担 。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