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美团充电宝受挫,共享充电宝下半场该怎么玩?


共享|美团充电宝受挫,共享充电宝下半场该怎么玩?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师天浩
一年前,美团重新启动共享充电宝引起行业极大震动,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双巨头之一,它的强势入场预示着共享充电宝行业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一年过去了,答案却远出乎大家的意料。
近日,据DoNews报道,美团共享充电宝负责人高程于近期离职,并已加盟创业团队,该部门的诸多BD目前已转岗至美团优选。与此同时,美团充电宝正在抛弃自营点位,交由代理商接盘运营——包括天津、重庆、杭州、西安、哈尔滨、长春、长沙等33个城市皆已经转让给代理商。对此,美团方面并未否认,但没有对细节问题进行具体回复。
时代财经近期也发文爆料,7月14日美团充电宝一渠道经理小凯在微博朋友圈上公布美团充电宝“低转代”的项目,进一步佐证了上文的报道。
越来越多的信源证实,美团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尝试再次以不利告终。用高开低走形容美团充电宝业务一点也不过分,观察过去的一年,共享充电宝行业里“抱团联盟”也开始成为一种趋势。观测行业这些一系列动态,不禁要问,已经迈入下半场的共享充电宝,未来将走向何方?
01 高开低走的美团充电宝信奉“无边界理论”的美团对于共享充电宝一直有所期待,早在2017年,美团就曾小规模测试了充电宝项目,但因业务探索不达预期,仅仅3个月后就被叫停。两年后,当美团再次杀入共享充电宝。此时,行业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已形成“三电一兽”(指小电、街电、来电、怪兽)的稳固格局,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CR4就已超过90。
根据据Trustdata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三电一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6.3%,美团这个“后来者”看起来凶猛,可想从中撕开个“大口子”,难度也是显而易见。
尝试一年后,2020 年美团正式宣布入局共享充电宝市场,欲利用自身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优势撕开局面,彼时业界传闻美团用充电宝使用次数换流量的方式来刺激该业务增长(该传闻被美团方否认),足见其内部对这次动作的重视。但必须承认的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是个较重的领域,需要从0做起,需要一个又一个地推人员“挨家挨户”的签约,与商户谈妥后充电宝进场又需要庞大的人力和时间。
在旧有的“三电一兽”牢牢把控市场,已满足三亿多用户需求的背景下,即使强如美团,进入市场后也接连受挫,以至于近日“弃点收缩,战略调整”。从相关报道里可以看出,美团虽然没有放弃共享充电宝赛道,可内部对其的“扶持力度”开始大幅度下滑。回首这一年,不断尝试的美团充电宝为何高开低走?天浩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三。
其一,美团亏损加剧,用于共享充电宝赛道的弹药不足;据美团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团亏损达22.4亿元人民币。而在美团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透露,该季度经营亏损为48亿元,亏损同比增大206.9%。连续两个季度亏损达到70多亿,在这种糟糕的财务状况下,美团只能将有限的弹药用在团购等新业务的投入之上。
共享充电宝看起来是个小赛道,可美团惯用的“烧钱打法”要承受巨大的财务负担,尤其是在市场开拓期。作为一门共享生意,共享充电宝行业同样“微利”。企业想要布局网点,就要给商户“入场费”,并长期支付收益分成。加之地推人员开支,维护人员开支和硬件维护费用,其利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另外,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类似,市场开拓期的投入占到很大的比例,想要在商家柜台放置共享充电宝就要先交一笔钱,还有硬件设备的前期开支,相比于“三电一兽”,美团想要挤占市场,必须先期投入一笔巨资,可在团购等新业务多线烧钱的大背景下,从战略上降低充电宝业务也是无奈之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