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湘军领袖刘坤一与晚清政局


刘坤|湘军领袖刘坤一与晚清政局
文章图片
刘坤一在晚清政局中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坤|湘军领袖刘坤一与晚清政局】晚清积弱 , 无力抗拒列强 , 洋务外交 , 多行以夷制夷 , 已成惯例 , 李鸿章亲俄 , 刘坤一张之洞亲英、日 , 在筹划东南互保时 , 他们立场相同 , 尚能互相支持 , 结为盟友 , 但一遇外交纠纷 , 难免龃龉 , 尤其事关国家主权 , 常要据理力争 。
庚子年间的义和团运动 , 为祸华北东北数省达一年之久 , 引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 虽以签订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和多项惩罚性条款的“辛丑和约”了结 , 但它留下的后患 , 贻害连连 , 涉及内政、外交、经济、军事诸多方面 , 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 。
就在北方陷入战乱之时 , 东南各省却保持了安定局面 , 南北形势 , 俨然判若两国 。议和期间 , 朝廷在各国领事的一致要求下 , 惩治了一批祸首 , 同时也表彰了一批在保护东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官员 , 刘坤一居功臣之首 。议和期间 , 他联合张之洞等督抚抵抗俄国侵占东北 , 反对与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夏 , 他又与张之洞联手起草变法奏折 , 五、六两月 , 连上三折 , 成为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文件;其后 , 他又在赔款问题上与外国交涉 , 竭力减少损失 , 在督导中英商约谈判时 , 据理力争 , 维护国家利益 , 直至病逝职所 。
刘坤一去世后 , 太后懿旨表彰他:“秉性公忠 , 才猷宏远 , 由诸生起家军旅 , 屡建功勋 , 洊历封圻 , 克勤厥职 , 简授两江总督兼充南洋大臣十余年来 , 镇抚地方 , 军民爱戴 , 办理交涉 , 悉协机宜 , 前年近畿之乱 , 该督保障东南 , 匡扶大局 , 厥功尤著 , 老成硕望 , 实为国家柱石 。”(《刘忠诚公(坤一)遗集》 , 卷首“上谕” , 文海出版社 , 1966)
保障东南 , 匡扶大局
清承明制 , 高度集权 , 朝廷不设宰相 , 皇帝独揽大权 , 以数位军机大臣参与要政 , 备询、筹策、传奏、拟旨而已 , 他们既无衙属 , 亦无治权 , 不能独立执行政务 , 内阁部院 , 外省督抚 , 均直接承命皇帝 , 军机处和内阁部院对督抚既无管辖权 , 又无节制权 , 即使参劾 , 是否处分也是由皇帝说了算 。清初的总督多以将军充任 , 辖制一至数省 , 其职责为“掌釐治军民 , 综制文武 , 察举官吏 , 修饬封疆” , 但偏重于军政 , 而巡抚则“宣布德意 , 抚安齐民” , 偏重于民政 。
洪杨之乱 , 朝廷军队不敌太平军 , 八旗劲旅 , 悉数瓦解 , 湘勇淮兵 , 异军突起 , 曾、李、左、刘等统兵大帅 , 平乱之后 , 洊历封疆 , 此时清朝统治 , 全赖湘淮军力维持 , 同光两朝 , 朝廷虽在近畿训练军队 , 有挽回外重内轻之意 , 然“诸侯”之势已然坐大 , 一时难以挽回 。甲午战败 , 淮军大挫 , 李鸿章削职 , 但不久即出任两广总督 , 与湘军系的代表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清流系的代表湖广总督张之洞 , 成为鼎立东南的支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