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顾钧:西方学者眼中的乾隆朝文字狱
【乾隆|顾钧:西方学者眼中的乾隆朝文字狱】富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 , 1894—1986)出生于通州(现北京通州)一个传教士家庭 , 并在中国度过童年 。他的父亲富善(Chauncey Goodrich)曾在中国传教多年 , 1891年编写过一本北京方言字典(A Pocket Dictionary and Pekingese Syllabary) 。富路特于192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 直至1961年退休 , 是哥大东亚系和东亚图书馆的主要建立者 。富路特著作等身 , 最广为人知的是《中华民族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1943) , 胡适认为它是用西文所写的中国简史中最好的一种(见Pacific Affairs1944年第2期书评) , 曾多次再版 , 长期作为美国学生使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
1930年至1932年富路特为撰写博士论文前来北京进修 , 住在英美传教士所办的华文学校(North China Union Language School)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 日后的美国“中国学之父”)当时也在北京留学 , 他晚年回忆说:“当我在北京华文学校向富路特请教时 , 他总是以非常诚恳的态度仔细听我说 。从他童年时代在华北的传教士家庭背景来看 , 他的确可以说已使自己成为汉学家中的佼佼者了 。仅凭他的博士论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 就已使他成为美国中国问题研究中崛起的一颗新星 , 何况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他还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涌现 。”(China bound第 135页)1934年富路特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The Literary Inquisition of Ch’ien-lung)是富路特在北京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 , 修改后于1935年出版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 重点是乾隆后期伴随着《四库全书》的编修所发生的文字狱 。第二部分是对相关传记、文献、档案的英译 。
清朝的文字狱并不始于乾隆 。康熙时期就已开始 , 著名的如“明史狱”和“南山集狱” 。雍正时期的文字狱有增无减 , 著名的如“查嗣庭狱”、“吕留良狱” 。为了缓和雍正时期文字狱所造成的恐怖气氛和动荡不安 , 乾隆即位之初一度采取了缓和的政策 。但随着乾隆十六年(1751)伪孙嘉淦奏稿案的发生 , 文字狱开始再次爆发 。从乾隆二十年(1755)胡中藻案开始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纂修《四库全书》之前 , 文字狱案件不下五十起 。从1773开馆纂修《四库全书》至乾隆归政前 , 各种类型的文字狱又有五十余起 , 因文字之祸而受到株连的各阶层人士不但在范围上遍及全国 , 而且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了前期 。据统计 , 终乾隆一朝 , 各种类型的文字狱案件约有一百一十起 , 几乎占了整个清朝全部文字狱案件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这些文字狱对当时和此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
富路特在讨论乾隆时期文字狱之前 , 对前朝的文字狱也做了简要的回顾 , 如果说康熙、雍正时期的文字狱对于巩固清朝的统治还有一点积极作用的话 , 那么乾隆大兴文字狱则完全是一种心理畸形 。在富路特看来 , “乾隆总的来说是个应该受到历史谴责的暴君” , 因为他“干预学者的独立研究 , 故意窜改历史 , 残酷地迫害文人 , 接二连三地禁书、毁版 。”(英文版第6页)所以富路特认为乾隆朝虽然号称盛世 , 实际上是清朝衰落的开始 , 而《四库全书》 的编纂虽名为保存国粹 , 实际上是别有用心地为了达到钳制思想的目的 。
推荐阅读
- 电商|中国电商模式和西方实体店模式,到底哪个好?大趋所势不可逆行
- 西方国家|西方为何不扶持电商?难道是怕实体经济受影响?其实并不是这样
- 弊端|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发展电商法国专家你们还没意识到电商弊端
- 网络安全|中国程序员火眼金睛!发现“近年来最大计算机漏洞”,西方服气了
- 西方|难怪西方国家普遍不扶持电商,看看曾经繁华的街道,你就都明白了
- 新速度|力压亚马逊,让西方世界年轻女孩剁手成瘾,这家神秘中企凭什么?
- qq音乐|历史性一刻!微信开放淘宝外链:能直接打开,买东西方便多了
- 工信部|历史性一刻!微信开放淘宝外链:能直接打开,买东西方便多了
- 实体店|西方不扶持电商的理由?看看往日繁华的街道,就明白了
- 光棍节|“双11”突然变得低调,电商全部沉寂,西方感叹东方市场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