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赵烈文为什么不劝曾国藩做皇帝?( 二 )


有关曾耀光这个人,除赵烈文《能静居日记》有两次提到外,笔者再未见到其他文字记载 。就是在《能静居日记》里,赵烈文对曾耀光也只是做了简单介绍和描述 。
赵烈文有一次提到曾耀光是咸丰十一年七月五日:
趁(乘)舟广东客曾耀光,字济雨,系三水县人 。向在本省暗通贼匪,奉宪严拿,因挈一子至沪 。此次趁船,竟投贼巢,并向同舟直言无讳 。又以名片交吾,属先呈曾帅,伊日后尚拟到营云云,可为诧异之至 。又舟中一趁船夷人亦曾在贼巢数月,与曾甚投合,曾去时,棹小舟送之,良久方归 。
太平军没有杀害曾耀光,更没有阻止他去曾营面见曾国藩;而他死在曾国藩手上,并不是因为私通太平军的嫌犯身份,而是在曾国藩面前所说的话语十分“悖谬” 。所谓“悖谬”,就是荒谬、荒唐、离谱、不合常理的意思 。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曾耀光要么游说曾国藩与太平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清政府;要么鼓动曾国藩起兵造反,自立为帝 。如果有别的解释,曾耀光就不会招致杀身之祸 。不是到了不杀曾耀光不足以洗脱自己的程度,对这位曾氏兄弟,曾国藩应该不会如此断然地痛下杀手 。
曾国藩真要起兵造反做皇帝,最佳时机是攻陷安庆之后 。此时的曾国藩如果能够据守安庆,控制长江中上游,与清朝、太平天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无疑是人才最多、兵力最强、势力最广、最后取胜希望最大的一方;他如果敢将自己直接指挥的十路大军的枪头掉过来,拉拢或暂时稳住归自己“统筹兼顾”的其他三路部队,然后直捣北京,这种形势之下,确实没有谁能与其争锋 。只因曾国藩没有做皇帝的野心,曾耀光才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
正是这件事让赵烈文深深明白,曾国藩确实没有取清自立的想法,所以他才别的什么话都敢同曾国藩讲,唯独不会劝曾国藩做皇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