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有名无实的晚清洋务企业股东会

股东会是公司股东行使股权的特定场合,定期或不定期的股东会议是公司运作的阶段性总结与检讨,由此决定了股东会对维护股东权益与保障公司运营的重要意义 。
股东会是公司股东行使股权的特定场合,定期或不定期的股东会议是公司运作的阶段性总结与检讨,由此决定了股东会对维护股东权益与保障公司运营的重要意义 。
股东会以集议、查账为主
有不少专家学者倾向于把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1907年召开的首次股东会议,看做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的公司股东大会 。这种说法,自有其理由 。不过,就股东开会,研究、检讨公司经营状况,决定采取对策而言,在此之前,已不为鲜 。
【股东|有名无实的晚清洋务企业股东会】即以实行“官督商办公司制”的洋务民用企业而言,并不乏召集股东进行会议之举 。例如轮船招商局规定每年八月初一在总局召集股东会议,平素遇有营业方面的紧要事件,诸如修改规章、添购船只、兴造码头栈房等,亦须邀请有股众人集议,俾择善而行 。在实际经营中,轮船招商局在唐廷枢担任总办的十余年时间内有过召集股东会的记录 。《申报》通讯员应邀参加了该局1882年10月召开的股东会议,对会场情形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本次会议上,招商局管理层提出扩股100万两的计划,得到与会股东的一致同意,历时五个多小时,会议圆满结束 。
其他洋务企业也有过召集股东会的规定,例如平泉矿务局声明,每年八月初一日,“准在股之人来局会议一次,如有应行改易者,即可和衷商办,总求于局务有裨”(《平泉矿务局招商章程》,《申报》1882年6月11日) 。开平煤矿于1888年7月13日在天津的报纸上发布启事,声明于本月17日在天津办事处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公司账目和公司管理层拟定的六厘分红方案 。天津铁路公司于1888年结账时,曾“邀请众股友”到局查账并商议有关事项 。安徽池州煤矿创办之时议定每股百两,先收四分之一作为启动经费 。当第一期股款花完之后,公司于1885年冬邀请股东来局集议,照章添资 。结果大家认为,以当时的市场形势,续收其余75两,实难就绪,不如改成每股25两,另招新股,公司遂照此执行 。
股东会开成“股东宴会”
但是,召集股东会并未成为洋务民用企业的普遍做法,有的企业连关于股东会议的规定也没有 。轮船招商局等企业虽然召集过股东会议,但其形式重于内容 。当年《申报》对该局股东会议的报道中称:开会之前,先由招商局唐廷枢等四位经理对股东发柬相请 。会议定于某日晚上六点半开始,共约六七十人赴会 。来宾登楼入座之后,酒肴递进,茶酒兼备,屋内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 。每个座位前放置公司账略一册,来客可边吃边看,同时听取总经理唐廷枢对公司过去一年经营状况进行总结汇报 。当唐提出扩股100万两,俾添置轮船,开辟航线,深浚利源之时,众股东纷纷点头,咸表赞同,并有带头者起言:“君言良是,想凡有股者必无异议 。惟频年赖君等筹划,使局务蒸蒸日上,而我等得安享其利,于心殊抱不安耳 。”于是,宾主尽欢,欣然举杯称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余兴未减,乃商榷古今,纵谈风月,互相说些闲话,至晚十一点一刻方告结束(《纪招商局议事情形》,《申报》1882年10月14日) 。
股东会开成“股东宴会”在当时并非鲜见,当年《申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中国公司开股东会议时,公事未说,先排筵席,更有雅兴,招妓侍侧,拇战喧呶,杯盘狼藉,主宾欢然,其乐融融 。迨至来宾既醉且饱,公司方面然后以所议之事,提出讨论,征求意见 。其实,所议早已拟定,笔之于书,特令众人略一过目而已 。管理层认可的,无人否定;管理层不同意的,无人赞成 。相对而言,西方公司召集股东会,“不过约定时日,约定地方,届期毕集,取公司应办之事与众共议,可者可,否者否,一一登诸簿上,议毕而散,并一茶亦不备”(《中西公司异同说》,《申报》1883年12月25日) 。可见,西方公司股东开会旨在“议事”,异常节俭;中国公司股东集会,则注重场面,讲究吃喝,与会者仅为“听事”,而非“议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