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大清第一才子:官不过七品,福气高于一品( 三 )
文章图片
▲图源/摄图网
5
随园是买下了,但要日常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得费钱的,这时就能看出袁枚的不同凡响之处了 。文人,尤以出身良好的文人大多不知人间疾苦,哪里知道生活费贵呢?比袁枚早生100余年的张岱,早年经济条件太好,明亡后穷困潦倒,自己也没有办法改善 。而袁枚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实在太会捞钱了!
今天大众的消遣,无非是好吃好玩 。这个道理,清朝的袁大才子已经掌握了!他的随园,被他打造成了一个游玩与美食相结合的娱乐项目 。平常的私人宅子,都是四面封闭,保持隐私的 。不走寻常路的袁枚,不仅把窗改成玻璃窗、漏筐窗,还把墙都给拆了,直接改造成了公园来吸引游客,还在门联写上“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
园里的池塘、楼台、湖石、花木,俱是袁枚亲自把关的审美,绝对是高大上的品味 。来到随园的游客,尽管被袁大才子狠狠宰了一把,但都被宰得心甘情愿 。
光有好玩的还不行,来走走看看累了,必然会想吃东西的 。作为一个顶级吃货,袁枚对吃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求得美食的菜谱,不惜“为美味折腰”,还捞来了南京名厨王小余 。从袁枚写的《厨者王小余传》可以看出,王小余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是南京城内权贵们争相聘请的对象,脾气还非常暴躁 。王厨子却一心一意地跟着袁枚当基友,只因认为官宦们吃他的菜不过是牛嚼牡丹,袁枚才是真正懂他的人 。
袁枚本尊更是刚到连乾隆皇帝的饮食喜好都敢杠,说用肉丝配燕窝,是毁了燕窝的清,肉丝燕窝这道菜不过是糟蹋好食材罢了 。
在挑剔的袁枚的运营之下,随园提供的饮食能不是超一流的水准吗?为了增加收入,袁枚雇佣农民把部分土地湖泊进行耕作和养殖,产出的食材直接供应园内的餐馆 。这样新鲜、精良的美食,吸引了大批老饕来随园“打卡” 。
随园的生意实在太火爆了,游客多到园内亭台楼阁的门槛每年都得换上一次 。
娱乐营销只是赚钱手段,袁枚不同凡响的点在于,他赋予随园以文化内涵 。他出了一系列“随园”的书,园内的南轩则是专门收藏其著作刻板的地方,印好的书直接放在园子里卖,不少文人才子都以在“随园出版社”出一本书为荣 。袁枚的《随园全集》开售,尽管价格高达五两银子,仍然被抢购一空 。单单是随园卖书的产业,一年的收入已达三四千两 。对于达官贵人来说,带有文化气息的“雅好”,才能让他们趋之若鹜 。
“袁枚”这个品牌成功打造出来了,官僚贵人们纷纷打开自己的钱包,出大价钱让袁枚给自己作文 。袁枚晚年的遗嘱上,有“田产万金余,银二万”的记载 。
文章图片
▲袁枚烹饪著作《随园食单》
6
袁枚的父亲袁滨已经过世,但袁枚的母亲却是古代难得的高寿,一直活到袁枚64岁的时候才过身 。三年后,服完丧的袁枚,终于不再被“父母在,不远游”束缚住了!爷要出外浪!他找来了江宁认识的绍兴年轻人刘霞裳当“三陪”,出发了 。
说来也是奇怪,注重衣食住行的袁枚,居然能在60多岁化身“清代徐霞客”,跑遍华夏名山 。天台山、黄山这些都不在话下,连远在两广的罗浮山、丹霞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以清朝的交通来说,旅游真不是今天搭上飞机火车就能去的,断没可能全程轿子抬着,必定大部分路程都得靠“11路车”完成 。袁枚从67岁开始,当驴友当到80岁,仍能扛得住,可见身体素质是很不错的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向海龙加入“非洲第一”传音,并不能让它挣钱更容易|最前线 | 功能机
- 商家|戴珊上任“第一把火”:淘宝和天猫合体,利好中小商家
- SheIn|超越亚马逊!Shopee成为2021年购物应用全球下载量第一,SheIn第二
- 品牌|痛下决心!小红书开年第一把火,烧向自己!
- 拼多多|再度冲刺“农村电商第一股”,汇通达还有什么法宝?
- 天眼查|寺库商贸被申请破产重整,“奢侈品电商第一股”还能等来春天吗?
- 阿里|2022年,互联网没人惦记“当第一”
- tony|最值钱的4个QQ号码,第一个被马化腾使用,第四个永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