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李泌——最顶级的战略家,一招为唐代续命百年( 六 )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 , 灵州大都督杜彦光在关中西北方复筑盐州城(陕西定边) 。至此 , 盐州和杨朝晟屯兵的木波堡(今甘肃环县东南)形成掎角之势 。
大诗人白居易为此 , 欣然写下名篇《城盐州》 , “自筑盐州十馀载 , 左衽毡裘不犯塞” 。
李泌|李泌——最顶级的战略家,一招为唐代续命百年
文章图片

良原故城、崇信城、平凉城、彰信堡、泾州和凤翔的位置关系
河陇如此 , 在吐蕃势力稍弱的川西 , 唐、南诏的联合效果则更为显著 。
801年(贞元十七年) , 维州之战爆发 。
韦皋指挥九路唐军齐头并进 , “转战千里 , 凡拔城七 , 军镇五 , 焚堡百五十 , 斩首万余级 , 捕虏六千 , 降户三千 , 遂围维州及昆明城”—《资治通鉴》)
而后 , 他又用刀“犒劳”了 , 从朔方千里驰援的吐蕃军队 , 十万蕃军半数被歼 , 生擒大相论莽热“献俘阙下” 。
公允的说 , 李适晚年唐庭政治愈发糜烂 , 但在对外战争中 , 唐军却逐渐夺回战争的主动权 , 
唐蕃战争态势的变化 , 让吐蕃以战养战的战争策略 , 难以收到效果 。随着 , 最后几任吐蕃赞普 , 在宗教上大量投入国家资源 , 吐蕃本就岌岌可危的经济彻底崩盘 。
最终 , 一度刚猛无匹的吐蕃王朝 , 在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轰然崩塌 。
而安史之乱后 , 国都六陷 , 天子九逃的唐朝 , 却能摇摇晃晃支撑到907年 。
这就是李泌贞元之盟的高明之处 , 已极少的资源投入 , 诱使大食、回鹘、南诏组成围困吐蕃的牢笼 。
因此 , “贞元之盟”就是一条“困蕃之策”!
李泌|李泌——最顶级的战略家,一招为唐代续命百年
文章图片

纵观李泌一生 , 虽因披着修道的外衣而被后世儒家所轻(“常持黄老鬼神说 , 故为人所讥切”《新唐书·李泌传》) 。
但他所行所止 , 都堪称不折不扣的阳谋 。
就拿“贞元之盟”来说 , 回鹘强盛后 , 南下与吐蕃争夺生存空间是必然的 , 李泌要做的只是拉住回鹘 , 不使其成为吐蕃的盟友 。
黑衣大食和吐蕃也一样是结构性矛盾 , 杨良瑶西访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继续的信号 。
而南诏国在玄宗朝倒向吐蕃后 , 虽然吐蕃与之和亲 , 但多年不断征粮征兵 , 早就令其不堪忍受(吐蕃曾数次从南诏征兵去西域征战) 。李泌要做的不过是告诉南诏国 , 你还有一个更好的结盟选择 。
这三点说起来似乎很简单 , 但作为一个身在迷雾中的当事者 , 如何纷繁的信息中 , 辨别真伪 , 明确用废 , 便是考验政治智商的难题了 。
793年(贞元九年) , 南诏国上表归唐时 , 李泌已经无法看到了 。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 , 他在长安宅中安然故去 , 享年六十八岁 。
这位两度拜相、四代帝师的老臣 , 从玄宗朝的小狐狸 , 成长为德宗朝的老戏骨 , 为了大唐他耗尽了最后的心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