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你会写信吗?——详解中国传统书信的五个部分
文章图片
按
书信 , 是文化修养与内心世界最直白的表露 。往昔的文人 , 大多能写出典雅而得体的书信 。学习撰写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书信 ,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需要长期积累 。那么中国传统的书信的规范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和各位守望者一起学习一下彭林教授讲述的中国传统书信的规范 。
文|彭林
来源:《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
一封严格意义上的传统书信 , 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
1.称谓语
无论给谁写信 , 都要有称谓 。称呼对方 , 一般要用敬称 。老北京人很讲究礼貌 , 用“您”称呼对方 。南方人不然 , 无论老少都称“你” 。在日语、韩语中 , 至今保留着中国人用敬语的传统 , 比如“你好”一词 , 对老年人、对父母、对平辈、对晚辈 , 说法都不一样 。如果对老年人没有用敬语 , 老年人可以不理你 。
中国文化重伦理 , 讲究名分、尊卑 , 彼此交往 , 习惯上总是把对方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 , 以便使用敬称、敬语 。人们常用的尊称方式很多 ,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君、公、卿等原本属于爵称的字称呼对方
君 。古代领有土地的人都可称为君 , 一国的元首称为“国君” 。后来 , 君被用于尊称 , 这在古诗词中时有所见 ,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西游何时还” , “君问归期未有期”等 , 都是用“君”指代对方 。
公 。古代天子三公 , 地位极高 。诸侯也称“公” , 如《诗经》内称鲁侯为“鲁公” , 《春秋》凡是提及鲁君 , 都称“鲁公” 。后来使用很泛 , 连刘邦都称“沛公” 。再后来成为尊称 , 彼此相呼亦称公 , 如《战国策》毛遂说:“公等碌碌 。”这种用法在现当代还有 , 如上个世纪30年代 , 各地前往重庆的文艺界人士多称周恩来为“周公”;不久前刚过世的著名学者庞朴先生 , 北京学术圈内也多以“庞公”相称 。
卿 。“卿”原本也是爵称 , 大夫有上大夫与下大夫之分 , 前者又称为“卿” 。后来演变为尊称 , 如荀子 , 人称“荀卿” , 就是一例 。电视里 , 皇帝称呼众臣为“诸爱卿” , 也含有尊重的意思 。今天人们常说的“卿卿我我” , 也是用卿指代第二人称 。
侯 。在古代的书面语言里 , “侯”字用得比较多 , 比如称对方父亲为“尊侯” 。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则很少有人用 。
夫人 。我们读《礼记》可以知道 , 古代天子的嫡配称“后” , 母亲称“母后” , 祖母称“太后” , 这些称呼专属于天子 , 其他人不得使用 。诸侯的配偶称“夫人” , 后来用来尊称对方的配偶 , 如“尊夫人”、“嫂夫人”等 。今人不明此理 , 常有人当众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 , 贻笑大方 。
公子 。古代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 , 统称“公子” 。后来 , 人们用以尊称对方的孩子 , 对方的女儿则称“女公子” 。
(2)用表敬字来传达敬意
令 。令有美、好的意思 , 所以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大人” , 母亲为“令堂大人”、“令慈” , 儿子为“令郎” , 女儿为“令爱”、“令媛” 。
推荐阅读
- 被骗|「反诈防骗 以案示警」新套路刷单变免费领取礼品,你会中招吗
- 客服|“千万不要再网购了”否则你会笑死在与客服的对话里,哈哈哈哈
- 沙雕|在拼多多搜这几个词,你会开启一个通往“沙雕”世界的大门!
- 实体店|网上几十块的衣服,实体店一件500多?实情被曝光,你会去还买吗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德媒眼中的马云:你得清楚你拥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你会放弃什么?
- 双11|避其锋芒?抖音提前布局“双12”:你会看直播吗?
- 元宇宙|若“元宇宙”成真,你会把主要精力花在虚拟世界吗?
- 黑白调和西昊儿童书桌哪个好?不看怕你会后悔的!
- 南极人|南极人贴牌生意年收入超10亿“挂牌商品”你会买吗?
- 梁山好汉|给梁山108将每人推荐一款酒,你会帮他们选什么(36天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