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鳌拜:生为纯臣,死于诡道,康熙豁出命要杀他,44年后为何心软?( 四 )
鳌拜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上不允 。鼇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苏克萨哈处绞 。
意思是,鳌拜要杀掉苏克萨哈,并且要处死苏克萨哈的儿子和兄弟 。康熙不同意,鳌拜便在康熙面前撸起袖子,连续多次强行给康熙施压,康熙迫于鳌拜的威势,最终任由鳌拜绞死苏克萨哈,杀掉苏克萨哈全家 。
文章图片
苏克萨哈被杀,对康熙的刺激很大,康熙虽然亲政,但他意识到,若鳌拜不死,他注定不能成为大清的主人 。因此,康熙和鳌拜,已经不能和解了 。
鳌拜本是一位忠勇的纯臣,在做了辅政大臣之后,逐渐成了权力的奴隶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鳌拜嚣张跋扈、藐视皇权是真,但他没有造反 。这一点很关键,这也是鳌拜最终没被灭族的原因 。
四、天子豁出命,勇士遭生擒
我在本文开篇部分提到,关于“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
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 。是日,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
意思是,康熙受够了鳌拜跋扈乱政,但考虑到鳌拜是一员猛将,不可能轻易被制服 。于是,康熙便选了一些年少的侍卫、拜唐阿(无品级者的闲散人员)等人,整日在宫中练习摔跤等游戏 。鳌拜见了,以为康熙是少年顽劣,没有放在心上 。待康熙召鳌拜入宫,这些少年侍卫和拜唐阿一拥而上,擒住了鳌拜 。
文章图片
【鳌拜|鳌拜:生为纯臣,死于诡道,康熙豁出命要杀他,44年后为何心软?】康熙能胜鳌拜,第一是是用假象麻痹了鳌拜 。第二是靠出其不意地出击 。
《孙子兵法·计篇》云:兵者,诡道也 。笔者认为,不管康熙用什么手段,他擒住鳌拜、迅速控制了局势,他就是赢家 。
康熙八年,鳌拜被康熙活捉,康熙立即逮捕其党羽,《清史稿》云:
下诏数其罪,命议政王等逮治 。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列上鼇拜大罪三十,论大辟,并籍其家 。
鳌拜被定下30条罪状,按罪当诛,家产被抄,儿子被拘押 。鳌拜在顺治时期躲过了多尔衮的三次“明枪”,这一次却没能躲过康熙的“暗箭” 。不过,在顺治时期,鳌拜还是个纯臣,在康熙时期,鳌拜已经是个窃权乱政之人 。
文章图片
鳌拜死后,康熙并没有赶尽杀绝 。因为康熙并没有杀鳌拜的儿子纳穆福,《清史稿·鳌拜传》记载:
纳穆福亦论死,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 。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
鳌拜之子纳穆福本应该被处死,但康熙下诏说:“鳌拜为大清效力多年,不忍心诛杀他全家 。”,康熙夺去了鳌拜的世袭爵位,囚禁了纳穆福,待鳌拜死后,康熙便释放了纳穆福 。
上述这段记载,还揭露了一件事情,即“鳌拜死禁所”,也就是说,鳌拜被康熙定下死罪,但他并非康熙直接下令杀死的,而是死于禁所 。这或许是康熙给鳌拜最后一点体面吧 。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了康熙评价鳌拜的一段话,云:
“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 。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 。”
很明显,康熙认为鳌拜最大的罪名是“愚悖无知”,说白了,康熙认为鳌拜只是窃权乱政,但并没有谋反之心 。这一句评价,算是给鳌拜盖棺定论了 。
推荐阅读
- 刘炽平|腾讯实习生为何敢提“建议”?传其为天士力副总之子
- 企业家|营业额翻10倍后,这位小女生为何背上了700万的“债”
- 司马徽|当年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儿司马懿?
- 皇帝|唯一被流放到国外的皇帝:他的一生为何如此坎坷?
- 鳌拜|康熙生擒鳌拜,把他拘禁至死后,是如何对待鳌拜的子孙后代的?
- 鳌拜|鳌拜执掌四十万雄师,面对康熙的诛杀咋不发难?专家:看他效忠谁
- 韩擒虎|隋朝猛将韩擒虎: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 李文亮事件始末前因后果 年仅35岁的李文亮医生为何重症不治?【图】
-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多图)
- 康熙为什么只是将鳌拜囚禁,反而处死了宗亲班布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