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鳌拜:生为纯臣,死于诡道,康熙豁出命要杀他,44年后为何心软?( 五 )
文章图片
鳌拜去世44年后,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回顾自己年少的岁月,在经历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等丰功伟绩之后,康熙想起鳌拜,突然一阵心软,史载:
五十二年,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 。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
意思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及鳌拜之功,追封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相当于一等男爵) 。这是鳌拜去世44年后,再一次被清朝皇帝赐予爵位,虽然鳌拜已经死了,但他已经不是彻头彻尾的罪人 。
雍正时期,雍正帝命礼部为鳌拜祭葬,不仅如此,雍正还追封鳌拜为一等公,世袭罔替,另外给鳌拜加封号为“超武” 。这是鳌拜在时隔50多年后,重新被清朝封为一等公,雍正此举,已经是承认了鳌拜之功,变相为鳌拜翻案 。
文章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乾隆年间,乾隆重新论鳌拜之罪,撤销了鳌拜的一等公爵,重新降鳌拜为男爵 。《清史稿·鳌拜传》说:
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宣谕群臣,追覈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
乾隆不仅撤销了雍正对鳌拜的封赏 。换句话说,乾隆认为雍正对鳌拜的封赏不合理,在乾隆心目中,鳌拜虽然有功,但仍是乱臣贼子 。
文章图片
五、斯人已逝,历史人心
受影视剧的影响,鳌拜的知名度远比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响亮得多,但鳌拜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反面的 。关于鳌拜,笔者有三点评价:
第一,鳌拜首先是一名功臣 。鳌拜在清太宗、清世祖时期都是一员骁将,他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他是皇太极钦封的巴图鲁,也是顺治帝挑选的辅政大臣 。这些都足以说明他功勋卓著,能力出众 。
第二,鳌拜曾经是一位纯臣 。鳌拜家族几代人为大清(后金)效力,鳌拜对皇太极更是忠心耿耿,在皇太极驾崩之际,鳌拜竭尽全力维护皇太极之子登基,也是忠于皇太极的表现 。虽然在顺治时期,鳌拜多次受多尔衮打压,但鳌拜并没有屈服 。可以看出,在鳌拜的骨子里,有忠勇刚直的一面 。
第三,鳌拜最后才是一名权臣 。顺治驾崩后,鳌拜身为辅政大臣,日渐嚣张跋扈,特别在索尼去世之后,鳌拜彻底沦为权力的奴隶 。康熙亲政之际,鳌拜擅权,严重刺激到了康熙,这是康熙除掉鳌拜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鳌拜之死,一方面是因为他嚣张跋扈,另一方面是一位他遮挡了康熙的成长 。在这种背景下,鳌拜成为了康熙夺取话语权的垫脚石 。
文章图片
《庄子·齐物论》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即,事物的每一面,都存在是非 。看待历史人物,要代入到他的历史环境中,笔者无意为鳌拜翻案,但是,后人在知晓鳌拜之罪的同时,对于他于清朝的贡献,也应该有所了解 。
推荐阅读
- 刘炽平|腾讯实习生为何敢提“建议”?传其为天士力副总之子
- 企业家|营业额翻10倍后,这位小女生为何背上了700万的“债”
- 司马徽|当年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儿司马懿?
- 皇帝|唯一被流放到国外的皇帝:他的一生为何如此坎坷?
- 鳌拜|康熙生擒鳌拜,把他拘禁至死后,是如何对待鳌拜的子孙后代的?
- 鳌拜|鳌拜执掌四十万雄师,面对康熙的诛杀咋不发难?专家:看他效忠谁
- 韩擒虎|隋朝猛将韩擒虎: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 李文亮事件始末前因后果 年仅35岁的李文亮医生为何重症不治?【图】
-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多图)
- 康熙为什么只是将鳌拜囚禁,反而处死了宗亲班布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