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鹊巢鸠占”——明十三陵中庆陵的故事( 三 )
作为仁宗的孙子,宣宗的儿子,代宗的陵墓自然也需要依照“昭穆制度”,在仁宗献陵之左择吉地修造,所以在得到代宗的诏命后,钦天监就马上行动,在天寿山南麓、仁宗献陵左侧找寻吉地,作为代宗和杭皇后的身后陵寝 。最终,在献陵左侧大约一里处,钦天监找到了一处上好吉地,作为初选地址上报给代宗 。代宗看过地势和风水草图后同意了钦天监的意见,命工部会同天寿山守陵护军立即开工,为自己和薨逝的杭皇后修造合葬陵 。
文章图片
经过四个月的修造,至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陵寝完工,当月杭皇后被安葬进地宫,此时代宗尚未驾崩,所以陵墓没有取名,以“寿陵”为代称 。据史料记载,代宗的寿陵“建筑雄伟,明楼高耸,可与长陵、献陵相拟,犹胜景陵 。”就是说代宗寿陵修造得很高大、气派,和太宗(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差不多,比宣宗的景陵更宏伟(而这座宏伟陵墓,原本是应该属于英宗的,如果他没有土木之败的话 。)
此时的代宗,由于皇太子和皇后先后去世,自身又没有继承人,导致心理开始变得扭曲,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就严厉打击处置那些建议他重新立储的臣子,以压制朝野中越来越多的“复立沂王”之议 。这使得代宗逐渐失去了那些注重儒家礼法制度的臣子们的信任 。
从景泰五年到景泰七年(1454-1456年),代宗一直在为了生出儿子而不懈努力,但就是迟迟生不出儿子,这始终是代宗的最大心病 。越急越生不出,越生不出越急,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代宗终于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御体违和”,而且病情逐渐沉疴,最后竟发展到“不能起榻”的严重地步 。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一,辅臣们入宫向皇帝问安,见代宗一副病入膏肓的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龙驭上宾了,唏嘘之下不得不向代宗再次谏言立储,但是代宗没有回复 。
在皇帝即将驾崩、而社稷国本未定的莫测情况下,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太常寺卿许彬、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人为首,一帮别有用心的内外文武大臣为谋取大功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迎太上皇朱祁镇复位,从而夺取“拥立之功” 。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夜,石亨、徐有贞、张軏等率各家私兵合计千余人,直驱南宫,奉在此已经等待了六年多的太上皇登辇,由众人簇拥着疾驰往皇宫而去 。在曹吉祥的内应之下,太上皇顺利进入皇宫,于正月十七清晨登奉天殿,亲口向入宫参与大朝的文武百官宣布复位,就此重回阔别七年多的皇位,这即是大明历史上的“夺门之变” 。
文章图片
此时,代宗躺在深宫中的病榻上,已经气息奄奄,听闻英宗复位后,只是木然地说了:“好,好!”两声,便不再开口说话了 。
英宗在复位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并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代宗为郕王,迁居西苑 。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唆使下,英宗杀害了当年保卫京师的功臣于谦等代宗的重臣,把代宗的首辅陈循革职充军,其余阁臣削职为民,代宗的心腹兴安等内廷太监也一一处死 。
而当年历经千辛万苦、凭一己之力把自己从瓦剌迎回大明的功臣杨善,英宗自然没有忘记,将其从左都御史直升为礼部尚书,并额外加授奉天翊卫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兴济伯,岁禄一千二百石,赐丹书世券 。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复位一个月零两天的英宗在犹豫许久后,终于下定决心,密令亲信、內官监太监蒋安夜赴西苑,把废为郕王的代宗用锦帛活活勒死在寝宫,以消除隐患,代宗去世时,年二十九岁 。他死后,英宗赐了个“戾”字恶谥,称其郕戾王,没有葬入半年前刚刚修好的昌平寿陵内,而是勉强以亲王之礼安葬在西山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