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研完15款产品,总结出3个积分和会员体系方法论

编辑导读:几乎每一个产品都有积分和会员体系,希望能加深和用户的羁绊。本文作者选了15款常用产品去研究,通过回溯体验+平台公示的积分和会员规则整理它们的积分和会员体系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付费|研完15款产品,总结出3个积分和会员体系方法论
文章插图
开篇想先请大家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下:有哪些产品的积分和会员体系你是在意的,哪些是完全没有感知的?
带着这个思考阅读本文可能会更有收获!
当下,很多人在谈私域运营的会员体系(我以为其就是CRM的升级版SCRM),它本质不是新事物,我认为以往“基于互联网产品”内的积分和会员体系的大部分架构都适用于私域,只是它们中间需要一个过渡的桥梁。
于是,我为了验证,也为及时了解当下互联网产品的积分和会员体系趋势,我从自身手机里选了15款常用产品去研究,通过回溯体验+平台公示的积分和会员规则把它们的积分和会员体系情况整理。
如下图:
付费|研完15款产品,总结出3个积分和会员体系方法论
文章插图
(点开放大可清晰查看)
因为各家的产品对于各个品牌主来说就是私域,所以我们先撇开私域不谈,先搞清楚“当下互联网新贵旧阀”们积分和会员体系的逻辑。
看着这些互联网产品的积分和会员体系,我在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积分和会员体系应该先做哪个?有没有先后顺序或者参考准则?
  2. 积分和会员需不需要关联?如何关联?
  3. 从成本最小化和实现目标最合理化角度,如何构建积分和会员体系?
接下来我给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供各位参考:
01 优先做会员体系,而且有条件的要优先做付费会员体系
付费|研完15款产品,总结出3个积分和会员体系方法论
文章插图
可以回看上面15款产品的积分和会员体系梳理图,没有积分体系的产品很多很多,而几乎都有会员体系。
掌上生活的会员体系其实是在办卡时就区分了,所以实际上15款均有会员体系,但有7款产品都没有积分体系,占比超46%,为什么呢?
我们追溯到积分和会员体系的价值来看,不管我们做积分还是会员体系,本质都在培养用户忠诚度,让用户在「你所在领域消费或时间」时优先选择你。
比如看点外卖时优先饿了么、互联网买菜时优先每日优鲜、个人文件云存储优先百度网盘、电商购物优先拼多多。
你会因为在平台有积分,还是因为有会员权益而去优先选择一个平台?
大部分积分是可有可无、存在感很低的权益,而会员就像「有特权」,其背后的会员权益会给到你享受该领域服务时「不一样的价值体验」,这些体验可能是“更便宜、速度更快、更安心、增值服务更满意”。
尤其是「付费会员」是捆绑用户在平台持续消费时间或资金的利器。
我们选一个「既有积分、又有免费和付费会员体系」的产品来实际分析,这样大家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对用户捆绑度」差距。
付费|研完15款产品,总结出3个积分和会员体系方法论
文章插图
先说每日优鲜的积分和免费会员体系,积分获取方式是“消费、任务、储值”等获取,任务通常是分享红包或邀请助力的「拉流量」型,消费和储值都是「买买买」,但是我高频使用每日优鲜很久了,对其积分和会员体系不太关注。
从用户视角看,我「拉流量」其实是为了获取消费满减红包,我「买买买」是为了优质的生鲜产品,跟积分和免费的会员体系没什么关系。
每日优鲜虽然在暗线为我升级了积分和免费会员等级,但是对我来说,生鲜是高频及时的消费,其折腾一大圈背后积分兑换的福利存在感实在是太微弱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