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歆|刘秀为什么甘愿放弃开国皇帝的身份,而只做汉朝的中兴之主?( 二 )


这也决定着刘秀不可能轻易地舍弃他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和高举汉朝旗号所带来的政治效应 。
此外,刘秀一统天下也借助了其他汉室宗亲的力量 。
抛开刘秀自己本家南阳汉室宗亲的势力不谈,刘秀之所以能在河北站稳脚跟,是因为娶了郭圣通,成功与真定王刘杨的河北汉室宗亲势力联姻才得以实现 。刘秀也借此摆脱了更始政权和绿林军的掣肘,从而自成一方势力,不用依附于他人 。
正是借助了河北汉室宗亲的力量,刘秀才能迅速地瓦解与兼并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势力,尽收河北大半之地 。没过多久,赤眉军攻破长安,更始政权和绿林军势力覆灭,但彼时天下还有十四位诸侯,与刘秀分庭抗礼 。
刘歆|刘秀为什么甘愿放弃开国皇帝的身份,而只做汉朝的中兴之主?
文章图片

称帝者三人:
在长安称帝的建世帝刘盆子(傀儡皇帝,实权为赤眉军首领樊崇所有);
在六安称帝的淮南天子李宪;
在成都称帝的成家皇帝公孙述;
称王者六人:
北京的燕王彭宠;
商丘的梁王刘永(汉室宗亲);
潍坊的齐王张步;
襄阳的楚黎王秦丰;
汉中的汝宁王延岑(曾割据关中自称武安王,后投靠公孙述);
重庆的翼江王田戎(曾割据宜昌,后投靠公孙述);
割据者五人:
割据河西的窦融;
割据陇右的隗嚣;
割据临沂的董宪;
割据南阳新野的邓奉;
割据南阳方城的董沂;
刘歆|刘秀为什么甘愿放弃开国皇帝的身份,而只做汉朝的中兴之主?
文章图片

刘秀为平定这十四位诸侯,历时十二年,其中在势力遍布全国各地的汉室宗亲们出力甚多 。刘秀一统天下后,为了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和特殊的宗亲地位,从而选择继续沿用汉朝国号,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迫于现实压力的政治妥协 。
这一点可以从刘秀废后的事件中看出 。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刘秀青年时期的梦想,刘秀与阴丽华也是中国历史上令人艳羡的恩爱帝后CP之一 。
刘歆|刘秀为什么甘愿放弃开国皇帝的身份,而只做汉朝的中兴之主?
文章图片

阴丽华是刘秀的原配妻子,可是刘秀称帝后,他的皇后却是郭圣通 。刘秀想废掉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数次都未成功,这些都是迫于汉室宗亲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妥协 。
直到刘秀一统天下之后的第五年,他才终于立心爱的阴丽华为后,为了这一刻刘秀已经等了整整十七年 。
三、谶言之说
刘秀被网友誉为“位面之子”,这是因为“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言,早在刘秀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在天下流传 。
其中新朝的大臣刘歆还为了这谶言改名刘秀,结果被王莽诛杀 。
由于这个叫“刘秀”的挂掉了,于是天下人解读“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谶言说的不是名字叫刘秀的人当为天子,而是刘氏中有俊秀之人当为天子 。
于是改名字的没有了,改姓的出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河北王郎,他改姓刘,冒认自己是汉室宗亲 。
那全国各地的汉室宗亲本来就姓刘,更加觉得这个谶言说的就是自己,比如刘秀的亲哥哥刘演和族兄更始帝刘玄、梁王刘永等等 。
刘歆|刘秀为什么甘愿放弃开国皇帝的身份,而只做汉朝的中兴之主?
文章图片

其实就羚羊估计啊,这刘秀在早年间听到这个谶言并没有当真,但在前面这几位都去世之后,尤其是在刘秀平定河北之后,有人献上《赤伏符》一书,天书里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秀这才慢慢相信自己正是应那天命之人 。
这点从刘秀在定都洛阳之后,立马就把谶纬之学选入洛阳太学的必修课程中可以看出,刘秀是真的相信了谶言的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