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商|苏宁易购,聚焦下的裂变


服务商|苏宁易购,聚焦下的裂变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作者若然,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三十而立的苏宁易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再次整装待发。
7月29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苏宁易购新一届董事会产生,黄明端出任董事长,任峻出任总裁。
在当日董事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苏宁易购 “聚焦零售”的三大战略路径。黄明端表示,苏宁易购已经构筑起国内最完整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体系,下一步将会做好零售服务商、做强供应链和做优经营质量。
随着新一届董事会产生,苏宁易购作为独立主体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
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企业有更灵活的经营思路。苏宁易购的变化,不仅着眼于现在,更在于未来。苏宁易购的变化,由内及外,一方面体现在主动由零售商转型为零售服务商,引入国资战投等资本动作;另一方面,在更深的层次上,苏宁易购借助资本力量维持竞争优势,开始向外发展。
【 服务商|苏宁易购,聚焦下的裂变】苏宁易购的最大优势还在于其过去30年零售行业的积累,围绕商品经营形成的服务能力,通过仓储、配送、服务等赋能给中小商户。
围绕这种服务能力,苏宁易购能够将20多年零售资源进行转化,通过社会化、互联网化运营,走资源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比如目前已经开出超9000家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就是在下沉市场非常好的模板和抓点。
对于新阶段的苏宁易购而言,聚焦产生裂变,意味着有机会续写“零售马拉松”。
组织与业务同频共振从引入战投到董事会改选,历时不到一个月,苏宁易购新一届董事会诞生。
具体来看,黄明端成为苏宁易购新任董事长,任峻担任总裁。同时,苏宁易购选举黄明端、冼汉迪、曹群、张康阳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刘鹏为董事候选人。
新一届董事会席位分别来自三方提名,其中黄明端、刘鹏是由阿里巴巴提名;冼汉迪、曹群由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提名;任峻、张康阳则是张近东提名。
新的董事会可以为苏宁易购带来什么?答案是组织架构与业务形成高度同频。
据了解,作为连锁超市大润发的创始人,黄明端曾任润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大润发流通总经理,执掌时间长达23年,并在2017年实现了零售金额超过1000亿元。同年,阿里入股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并在去年控股高鑫零售。
业内人士分析,黄明端做线下起家,又与阿里合作多年,熟悉线上和线下两种运营模式,尤其熟悉线下打法,如果能够把苏宁易购线下渠道的竞争力提升起来,可以帮助解决主营业务盈利难的问题。
黄明端之外,任峻、张康阳之前是苏宁易购内部核心高管,对公司有全面、深入的洞悉,未来在组织协同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另外两名非独立董事则主要是财务、金融背景,冼汉迪是中手游的联合创始人及副董事长,参与过多个重大股本公开发行和并购交易,在企业管理、金融及投资银行业务方面超过24年经验;曹群则是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具有丰富的投行和投资经验。刘鹏则于2007-2011年曾在苏宁电器任职,进入阿里后已经是阿里巴巴副总裁、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裁。
这样看来,多元化的组织格局可以令苏宁易购各职能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公司的治理体系,提高资产和业务运营效率,推动苏宁易购长期战略的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战略投资的机构中,以江苏、南京国资、阿里、海尔、美的等为首的一批产业资本,几乎都是新零售业态下的佼佼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