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从举国膜拜,到世人皆欲杀:李白到底经历了什么?( 四 )
他在浔阳狱中,托要去广陵拜谒高适的张秀才带去了他的一首诗 。在诗里,他谈古论今,将高适比为张良,并大加赞赏 。没有说出来的一层意思,则是希望高适伸出援手,为他洗脱罪名 。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高适对李白的求助,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相反,从高适的诗文集来看,这名依靠打败李璘军队而仕途平步青云的诗人,为了与对立者李白切割,将李白的名字从他的诗文集中彻底删掉了 。天宝三载(744年)以后,他和李白、杜甫同游梁宋间的诗文题目,但凡出现李、杜之名,都被他改为“群公” 。
只有仕途同样困顿的杜甫,依然那么膜拜和相信李白 。从阵营来看,杜甫算是最早投奔唐肃宗的元老级臣子,但后来因为替房琯求情而被唐肃宗疏远,断了前途 。但作为忠臣的杜甫,听说李白的遭遇后,并没有抹除他们的记忆,也没有像高适那样做出切割的举动 。相反,他写下了许多怀念李白的诗作,这些诗作虽然无助于身处困境的李白,但至少说明,李白的痛苦和落寞,有人懂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
——杜甫《不见》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文章图片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图源/摄图网 。
最终是御史中丞宋若思、前宰相崔涣等人,认定李白无罪,将他从狱中捞了出来 。宋若思还直接把李白请到军中,大加使用 。这似乎表明,朝廷高层对“永王之乱”的定性有不同意见,所以才会认为李白入狱是冤案,并还他清白之身 。
李白在浔阳监狱蹲了半年左右,出狱后入了宋若思的幕府 。但不久,李白即离开宋若思幕府,估计是宋若思受到了某些压力,风向又有变化 。
这时,大概是唐肃宗收复长安,而唐玄宗被从蜀中接回长安,“上皇(唐玄宗)御宣政殿,授上(唐肃宗)传国玺” 。至此,唐玄宗、唐肃宗的权力交替全面完成,太上皇成了唐肃宗任意摆布的对象 。唐肃宗重启针对唐玄宗旧臣的清洗行动,对“永王之乱”遗留问题的处置,力度趋严 。因此,在帝国庆祝收复帝都的喜悦氛围里,本已出狱的李白突然接到了流放夜郎的处理决定 。
乾元元年(758年)春,李白才姗姗由浔阳出发赴流放地夜郎,此时他写有《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中有句: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
流放途中,李白的悲愤仍盈溢在字里行间,经过汉阳时,他写《望鹦鹉洲怀祢衡》,借祢衡的遭遇写自身的不幸: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
……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
第二年,他遇赦放还,写了《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一诗 。诗中,他隐晦地重提帝国曾有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个政治中心的事实,说明永王李璘的任职和行动,皆出自于唐玄宗,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不应被定性为谋乱叛国 。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暗指从唐肃宗灵武即位,到唐玄宗返还长安期间,唐帝国二主并存,如天有二日 。
推荐阅读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网吧|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