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萝卜名字的起源,萝卜隐喻的文化是什么?【图】

你知道萝卜的起源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br />今天,来说一说萝卜 。copyright br />
有谚语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足可看出萝卜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当家地位”,此前我们说白菜是中国原产,自古有之,历史悠久,其实,萝卜亦然 。https://www.br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培育“萝卜”和“白菜”,在《诗经》中有记载: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这就是对于萝卜和白菜最早的文字记载 。br />


探索萝卜名字的起源,萝卜隐喻的文化是什么?【图】
文章图片
操刀《舌尖上的中国》及《风味人间》等知名作品的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曾写过一篇文章推敲“白菜”和“萝卜”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当家蔬菜 。文中引述科普作家史军的观点:“从食用的角度而言,十字花科的蔬菜一般来说比较安全,比如我们常见的蔬菜大多是十字花科 。”(例如花菜、卷心菜、小白菜、甘蓝、榨菜、荠菜……) 内容来自br />萝卜作为一个普通的十字花科植物,却能脱颖而出成为老少皆宜、贫富皆食的“国民蔬菜”,是因为其风味俱佳,又或是其他的原因呢,或许要从头说起 。https://www.br />萝卜的名称起源 www.br />上文说到,《诗经》或是最早记载萝卜的文献之一,但结合其他的一些古文记载,也能发现一些出入 。https://www.br />关于“葑”、“菲”,《毛诗正义》中解释说“葑,须 。菲,芴也 。”《毛诗郑笺》中又说,“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谓也,皆上下可食 。” 内容来自br />即是说“葑”是蔓菁,而“菲”,则是“葍” 。在《尔雅注疏》中有记载: 内容来自br />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 。而“葍”则“大叶,白花,根如指,正白,可啖 。br />于是,“葍”与“菲”可以说是真正被区分开来,但萝卜的早期名字似乎愈发的模糊了 。br />

探索萝卜名字的起源,萝卜隐喻的文化是什么?【图】
文章图片
明代李时珍对此有靠谱的答案,“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清人王鸣盛则进一步考出“莱菔”讹为“萝卜”是始于唐代 。内容来自br />自此,方知萝卜最开始是被称作“莱菔”,和之前所提到的“菲”、“葍”应该有所区分 。[985424.com]
萝卜的种植至少已有千年历史,据《齐民要术》,至迟在公元6世纪,黄河流域就已产生成熟的萝卜栽培与管理办法 。元代王祯《农书》载: www.br />老圃云:萝卜一种而四名 。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 。故黄山谷云:'金城土酥净如练’,以其洁也 。br />
可见,一年四季,萝卜皆有产,且四时不同名,王祯还在书中详解了种植萝卜的田间管理办法,最后不忘感慨:“美者,生熟皆可食,腌藏腊豉,以助时馔,凶年亦可济饥,功用甚广,不可具述 。其可不知所种哉!” 内容来自br />可见当时,萝卜就已经广受喜爱,苏恭、苏颂等人对其亦有著述,《本草纲目》汇集众多记载,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皆通有之” 。说明在宋时,北方的河朔、秦、晋,南方的江南、洪州等地就已盛产萝卜 。copyright /font>
萝卜的食与药 今日新鲜事/font>
民以食为天,萝卜在上古便成为了人类基本食谱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萝卜的出场却并不华丽,如上所说,《诗经》中关于“萝卜”的记载,却充满着其他隐含意义,郑笺曰:“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妻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弃其相与之礼 。”弃妇用葑、菲自喻,指责丈夫不应“以其颜色之衰,弃其德音之善”看来,“葑”和“菲”在先秦还基本为野生,依靠采摘而食,并不一定很美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