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二 )

https://www./font>


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文章图片
这样的税赋政策很合理,更合理的是,管仲根据年景的好坏来收税,农业收税两年一次,好年景收税十分之三,一般年景收税十分之二,差年景收税十分之一,荒年不收税 。[985424.com]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让他们的生活有保证,极大地促进了齐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font>
对于商业改革,来往齐国的货物,无论几经周转,都免征关税和市税 。这一政策的施行极大地刺激了齐国商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周边诸侯国的商人前来齐国做生意,不仅大大有利于齐国人民的富裕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且用经济的纽带紧紧地把诸侯国与齐国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https://www.br />管仲主张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必须打击富商巨贾 。盐铁、粮食、布帛等重要物资均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个理念有均贫富的味道,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也减轻了富可敌国的商人对国家的威胁 。[985424.com]
军事改革,管仲筹措军资、武器的方法更绝,规定犯了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 。这样在不加重人民负担的情况下很轻松地改善了军队的装备,同时又使犯罪的入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985424.com]
因此,管仲在历史上赢得了宽厚爱民的美名 。今日新鲜事br />再看商鞅的变法,峻法严刑,就是改革的力度太大了,刑罚的手段太狠了 。商鞅变法中好的方面有凭军功加官进爵的制度,这给下层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必然也触及了贵族集团的利益 。copyright /font>
商君之法另一个让人诟病之处是连坐法,一人犯罪,会连累家人、亲戚甚至街坊邻居,如今看来太不合理,太可怕,太反人类 。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样的连坐连累了太多无辜,怎不令人怨声载道? 内容来自br />因此,商鞅得到一部分人的拥护,也让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 。今日新鲜事br />

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文章图片
其次是个人性格的不同 。内容来自/font>
管仲和商鞅制定的变法内容涉及的方面相似,士农工商、政治军事各方面都涉及,但具体法规和执行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和两个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 。今日新鲜事/font>
这里先从管仲对他最好的朋友鲍叔牙的评价谈起,管仲与鲍叔牙关系好到啥程度,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还有个成语叫“管鲍之交”,那就是最默契的知己了 。原本,鲍叔牙辅佐齐桓公,管仲辅佐的是齐桓公的政治对手、也是他的异母哥哥公子纠,帝王之家没有兄弟情谊,这俩人斗争的结果是,随着齐桓公的即位,公子纠被处死 。管仲也应该成为罪人,但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为相,说管仲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 。内容来自br />鲍叔牙也是了不起的治国理政的能人,他也经常带兵打仗,齐国称霸的道路上少不了鲍叔牙的身影 。/font>
管仲为相多年,快要死时,齐桓公问:“谁能继任相位,鲍叔牙行不行?” copyright br />管仲说:“鲍叔牙不行 。” copyright br />
齐桓公纳闷,鲍叔牙当初举荐管仲,如今管仲却说鲍叔牙不行,就算他才能比不上管仲,也是难得的人才啊 。今日新鲜事/font>
管仲看出齐桓公的心思,他认为鲍叔牙正直敢言,适合做谏臣 。但他太过嫉恶如仇,性格过于刚直,做事没有转圜余地,不适合担任相位 。/font>
由此可见,管仲做事有弹性,他深知自己的好朋友鲍叔牙缺乏的就是这为人处世的弹性,不能胜任相国之位 。copyright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