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三 )



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文章图片
而商鞅的性格,正如鲍叔牙,一点也不通融 。《大秦帝国·裂变》是美化商鞅的,他制定了严苛的法律就必须执行,废除“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www.br />
太子冲动杀人,他说按照法律太子未成年,应当处罚太子的师傅,竟然把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另一个太子的老师,也是秦孝公嬴渠梁唯一的哥哥公子虔,竟然被商鞅下令割去了鼻子! 内容来自/font>
公子虔当时宁愿用一条腿或一只胳膊来交换,都被商鞅无情拒绝 。说好听点,他是严格执法,如果他坚持的是“教不严师之惰”,怎么就不追究“子不教父之过”?商鞅这么做,是通过打击贵族集团为自己立威,但是他这么做太过冷酷无情,管仲还提倡犯罪的人用捐献军资、武器赎罪,这就有了很大的弹性,有转圜余地 。商鞅的做法,只会把人逼上对立面,因此,在他的庇护人嬴渠梁去世后,等待他的必然是无情的清算 。https://www.br />再次是去世时机的不同 copyright br />管仲的改革比商鞅的变法本身更有人情味,管仲为人处世比商鞅更圆润柔和,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少,这是管仲得以善终的两大原因,但不得不提的是,管仲死在了齐桓公的前面,商鞅不幸死在了嬴渠梁的后面,嬴渠梁死前千万个不放心,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中似乎是担心商鞅之后的处境,但仔细回想历史,他更应该担心的是权力过大的商鞅对儿子嬴驷的威胁 。copyright br />
商鞅得罪的人太多了,甘龙、杜挚、孟西白等老秦族早就想把他除之而后快,电视剧拔高了公子虔和嬴驷的情怀,这俩人仿佛很欣赏商鞅,但为了平息老氏族的愤怒,必须得杀了他 。今日新鲜事/font>
我认为,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功在千秋,但他同时是个酷吏,是秦国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臣民而重用的刽子手、马前卒,他健全了一系列秦法,令秦国仓廪实、知礼仪,但想起秦法,却令人不寒而栗,商鞅在秦法中增加了肉刑、大辟、凿顶、抽肋、镬烹之刑,他不是冷血的刽子手是什么? br />

管仲和商鞅都是变法功臣,为什么二人的结局那么不同?
文章图片
因此商鞅死后,有不少人拍手称快,除了贵族也有很多老百姓 。当然,也有很多老百姓为他失声痛哭,朝中也有不少志同道合者痛心疾首 。copyright /font>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嬴渠梁走在商鞅的前面,等待商鞅的一定没有好结局 。而如果管仲活得比齐桓公久一点,齐国绝不会在齐桓公刚咽气就陷入诸子争位的内乱,白白葬送了齐桓公与管仲联手打下的霸业 。www.br />一代霸主齐桓公也不会死了几个月都没人管,浑身爬满蛆虫 。内容来自/font>
唉!长叹一声,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这两对君臣的最后结局,先死的风风光光厚葬,举国哀痛,后死的悲惨到令人不忍卒听! copyright b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