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要创立秘密立储?到最后又为何名存实亡了?(图)( 四 )


三、秘密立储制度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施
咱们开头说了 , 从雍正驾崩的1735年开始算起 , 到旻宁驾崩的1850年最后一道秘密立储诏书当众宣读 , 这项秘密立储制度总共执行了115年 。但是我们翻阅清朝史料 , 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秘密立储制度是否真正的得到了实施?答案是:除了雍正之外 , 没有人把秘密立储当回事儿 , 该争的还是争 , 立储诏书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 。
雍正为何要创立秘密立储?到最后又为何名存实亡了?(图)
文章图片
首先咱们来看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 , 他就只信爷爷不信爹 , 他多破坏秘密立储制度 , 把雍正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
乾隆想学爷爷康熙 , 在自己活着时候就立个太子 , 但是他想立谁谁死 , 在端慧太子永琏、哲亲王永琮夭折之后 , 乾隆这才知道自己违背父亲遗命是不对的 , 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 , 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 , 邀先人不能获之福 , 此乃朕过耶!《清史稿·列传第八·高宗诸子》”
乾隆好大喜功 , 心里根本就藏不住话 , 早就把立颙琰为太子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乾隆过年发红包 , 诸皇子人人有份 , 偏偏不给皇十五子颙琰 , 还当着大伙的面说:“你要钱有啥用?”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将来天下都是你的 , 你还缺这个红包?
读者诸君都知道 , 嘉庆继位可不是根据什么乾隆遗诏——他继位的时候 , 乾隆还活着呢 , 那叫“内禅” , 所以在乾隆一朝 , 根本就没有执行什么秘密立储制度 , 也不存在什么遗诏 。
嘉庆皇帝的继任者就是那个以节俭著称的道光皇帝旻宁 , 嘉庆看似不折不扣地执行了爷爷雍正制定的秘密立储制度 , 在嘉庆四年就写好了传位遗诏 , 确立了旻宁的继承人身份 。
我们要注意一点:嘉庆立旻宁 , 既是“遵守祖制” , 也是“立子以嫡以长” , 因为旻宁既是嫡子也是长子(有个庶长子 , 连名字还没来得及取就夭折了) 。同时也有史料证实 , 嘉庆传位给道光的诏书 , 并不是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来的 , 而是“据说”是嘉庆皇帝身边的小太监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个小金盒 , 说那里边就装着嘉庆的遗诏 。
雍正为何要创立秘密立储?到最后又为何名存实亡了?(图)
文章图片
关于道光即位这一点 , 《清史稿》也难以自圆其说 , 只好语焉不详地记载:“嘉庆二十五年秋七年 , 戊寅 , 仁宗不豫 , 己卯 , 大渐 , 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 , 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 , 总管内务府禧恩、和世泰公启鐍匣 , 宣示嘉庆四年御书 , 立上为皇太子 。”
同样是在《清史稿·本纪第十七》 , 还留下了这样的文字:“癸未 , 奉皇太后懿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 , 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 , 英武端醇 , 见随行在 , 自当上膺付讬 , 抚驭黎元 。但恐仓卒之中 , 大行皇帝未及明谕 , 而皇次子秉性谦冲 , 予所深知 。为降谕旨 , 传谕留京王大臣 , 驰寄皇次子 , 即正尊位 。’上奉懿旨 , 恭摺覆奏 , 并将御前大臣等启鐍匣所藏嘉庆四年四月立皇太子朱谕进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