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掌财社:亚马逊“封号”余震:留下还是出走?数万跨境卖家绝处求生
8月初,盛夏日,热浪滚。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跨境电商卖家的聚集地。曾经繁华忙碌、淌金流银之处,如今正笼罩在灰暗情绪中。
徐凌(化名)在坂田经营着一家规模超过四十人的跨境电商公司,主要经营亚马逊平台。从今年4月起,他感受到了一天比一天更沉重的气氛。
“我动不动听说最近哪个邻居房子退了,哪个邻居公司破产了,哪个邻居店铺被冻结了四千多万拿不回来。”恐慌情绪逐渐蔓延,让他在盛夏竟有唇亡齿寒之感。
整个七月,这些传闻越来越密集地涌来。而这一切,都源于国际知名电商平台亚马逊的一场封号事件。
但凡被封号的卖家,不但店铺被关,就连店铺账户内的资金,都被全数冻结。目前,事态依然在延续。
不仅是深圳板田,国内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均卷入这场漫长的风波。
文章插图
2021年5月1日,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美国全球跨境电商品牌亚马逊全球开店展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5日,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华鼎”)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拓科技”)多个品牌涉及的店铺,被亚马逊暂停销售、资金被冻结。截至公告日,通拓科技被禁售关闭店铺数共54个,涉嫌冻结资金 4143 万元人民币,占公司 2020 年年末货币资金的 4.27%。
7月6日,天泽信息也发布公告,通报旗下跨境电商子公司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棵树”)涉嫌违反亚马逊平台规则,已知的涉嫌冻结的资金约为1.3亿元。
截至ST华鼎的此份公告,大名鼎鼎的“华南城四少”(赛维、傲基、通拓、有棵树)中,已有三家受到此次封号风波的影响。
4月30日至今,傲基、帕拓逊、泽宝等多家头部跨境电商的产品相继遭亚马逊下架,大部分卖家2020年营收都达数十亿。
“大卖”遭殃,“小卖”们更是遭遇“灭顶之灾”。据徐凌透露,资金链不够稳健的“小卖”们需要面临多方资金压力:亚马逊店铺账户资金被冻结,货物在海外仓被迫低价贱卖,供应商索要货款……破产不过是在一夕之间。
“封号刚刚开始的4月份其实还好,我们周边并没有充斥着如此恐怖的气氛,真正令我们觉得恐慌的是6月中下旬开始,陆陆续续有深圳头部卖家开始死品牌、死账号。”徐凌说,以前小卖家账号被封并不鲜见,但大卖被大规模封号,绝无仅有。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证实了他的说法。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此次亚马逊针对中国卖家的封店事件是历史上第五次。第一次是在2015年,针对国内婚纱卖家,此后又先后针对平衡车、移动电源以及疫情时期的口罩卖家。不过,前四次封杀都只是针对某个特定品类,在产品质量、设计专利等问题上“动刀”。
这一次显然很不寻常。王馨称,这轮治理,亚马逊更多是针对品牌型卖家。
“现在,有人说已经封了5万家店铺,有人说已经封了10万家店铺,这谁能给出具体数字?”徐凌的双眼望向阳光灼人的街道。他的公司已有3年,好的时候月销售额也有上千万。但对于他,以及不计其数的亚马逊中国卖家而言,明天和封号,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阴霾,持续而至
现在,徐凌和他同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们保持着默契,谁也不主动提起亚马逊,这是一件伤心事,自己无力掌控。
不过,随着亚马逊一轮一轮的封号,大家表面上闭口不谈,内心却非常焦灼。徐凌一部分朋友受到杠杆影响,已经“熬不下去了”。
推荐阅读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数字经济|中国数字经济2021年度盘点与2022年度预测
- 工业区|搭平台“找朋友”,让企业间擦火花嘉定全流程服务在线新经济企业
- 总结|敦煌网发布2021跨境总结:“节庆聚会”、“居家经济”轮番引领海外消费
- 印度竞争委员会|印度竞争监管机构对谷歌展开调查,与新闻聚合服务有关
- 文娱|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文娱领域市场经营活动专项治理
- 消费者|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用数据为消费者画像
- 互联网企业|展望2022:平台经济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