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型产品”不好做,细数“共享衣橱”落幕的六宗罪( 二 )


共享衣橱作为中介,对上游的溢价能力薄弱,只能把成本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这不仅提高了他本身的运营成本,也直接加大消费者的负担。
二是仓储物流的成本。共享衣橱项目双方仅存在衣物的租赁关系,其所有权并没有转移,衣服会在不同的承租方多次流转,衣服的存放和运输对应的仓库和物流成本相较于购买关系的一次销售来说成倍增加。
对于企业本身而言,这些成本如果无法避免,也就导致可赚取的利润空间少之又少。
共享单车|“共享型产品”不好做,细数“共享衣橱”落幕的六宗罪
文章插图
图片:衣二三洗衣流程
三是衣服的清洗和折旧成本。作为一个二手衣物的流转市场,衣服的清洁度和损耗度都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重要因素。衣物的清洗消毒流程冗长复杂,这跟开一家洗衣店几乎没有区别。
而且服装的折旧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是租赁关系,消费者对服装只是短暂的拥有,对服装可能没有像私有化的那样爱护,这导致衣服的损耗度比预想的还要大,衣物的折旧成本大幅增加。
二、二宗罪:被资本包装的“伪需求”在“万物皆可共享”的2017年,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许多新概念顶着共享经济的帽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共享衣橱就是其中之一。
共享单车|“共享型产品”不好做,细数“共享衣橱”落幕的六宗罪
文章插图
图片:真正的共享经济
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共享经济,其实是伪共享商业模式,本质上还是租赁服务。真正的共享经济,本质是“低效高用”,即低效资源高效利用,把用户闲置资产或者资源进行共享,增加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体不会增加额外的固定资产和成本。
从这个角度看,共享衣橱就是伪需求,它的用户群体太窄、平台客单价高、使用频次较低,关键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拿出来共享,租衣服也不是什么刚需,这大大降低了平台的生存几率。
共享衣橱项目本质只是借用于APP的租赁项目,重新投入了资产成本,所以就不属于共享经济的低效高用逻辑,衣二三是通过购买新的衣服为大众提供服务,自然也算不上真正的共享模式,只不过还是蹭着概念而已。
共享衣橱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本质区别在于,骑车和充电的需求是高频且广泛的,而前者只是赶上了共享经济的那波风口,以“服装租赁”之实冠以“共享”之名,因此才在当时的环境下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
三、三宗罪:定位高端,可持续性弱“每月只要499(元),就能拥有如此光鲜亮丽的人生。”这是衣二三的广告语,并且,从品牌定位来看,其主要针对的是都市女性白领。
借助共享经济的浪潮,对于市场的初步影响、宣传已完成,消费者对共享租赁的认知和接受度都在提高。业内通常认为,服装租赁这个模式,以较低的价格满足了女性对多样化服装的需求,生意复杂但前景光明。
共享单车|“共享型产品”不好做,细数“共享衣橱”落幕的六宗罪
文章插图
图片:衣二三广告
这套逻辑是否只是“看上去很美”?虽女装市场很大,但是这类的服装本身使用场景就很有限。不少消费者表示只有在毕业礼、年会等重要场合才会打开衣二三,平日根本用不到,对于许多新用户来说,一时尝鲜成为会员,冲动期过去后,并不一定会进行续费。
这也决定了衣二三打开率并不高,只能靠高客单价才可回本。场景限制导致租衣频次低和客单价高的问题,明显与共享租衣的初衷相悖。
高昂的新衣价格成本虽然是共享衣橱诞生的痛点,同时也是其陨落的转折点。共享衣橱要想盈利必须把新衣价格分次摊薄到次租赁上面,这加长了衣橱运营商的产品投资回收期,加大了资金链压力,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破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