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万字长文:中国跨境电商二十年( 七 )
从这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有几个核心的主旋律。
一是流量的演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电商行业其实就是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因此整个电商的发展都依托在流量的变化和分发的基础上,所以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主角,但也都有被时代抛弃的弃儿。
很有意思的是,当我问到外贸年代的玩家时,他们不少都错过了后来的平台红利;而早年的大卖,几乎也都没有听说过shein这家公司。正因为流量是如此的分散,又是如此的不透明,所以总有异军突起,总有隐形冠军。
二是对消费者和本土文化的理解。跨境电商和本土电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跨国,更是精神上的跨文化。
无论是当年的外贸,还是速卖通,在人货场的匹配上,唯独就是少了对人的理解。海外的消费者是怎样的?他们有怎样的需求和习惯?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需要了解的越来越多。
本质上说,从2B到2C的演进,其实就是对海外消费者逐步了解的过程。在20年前,很难想象我们对海外的理解有今天的水平,当然国家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其中去理解对方,其实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必修课。
三是整个基础设施的完善。从一开始的批发外贸,到后来的小包直邮,其实是基础设施不断迭代细化的过程。
整个跨境电商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而是要依赖一系列的基建来实现的。但是不同于国内,基建都可以本国布局,涉及支付、落地配等等本国的问题,还是需要本国解决。这导致跨境其实一直有点处在公私交织的地带,在经济政治的大关系和纯个体商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四是跨境版图的不断扩大。从一开始的欧美为主,到东欧中东,再到东南亚,每个地区和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玩法。中国人是公认的非常聪明,但怎么把这种聪明才智和本地化相结合,笔者认为会是下一个阶段的主旋律。
文章插图
其实所谓跨境电商,只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分支。其实除了电商之外,工具游戏互联网等等,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哪个也都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希望笔者有空也可以来写写。
在广州的时候,笔者有天正好顺路,去参观了黄埔古港。在这个中国出海第一关,我看到了清朝从欧洲和美国来十三行交易的商船记录,距今已经近300年。300年前中美交易的主要货物是皮革、花椒和毛衣,时过境迁,谁能想到如今已经是这番景象?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辈仍需努力。
作者:独角猫;公众号:独角猫说跨境品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EYLQWk3VM6zs2rPkMxwwA
本文由@独角猫说跨境品牌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 故障|中国电信网络故障频发!多地网友称行程码“数据查询异常”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